首页 > 资料 > 常用资料 > 正文

干货 氧化沟工艺介绍及计算书

2017-05-03 11:01:38 来源:网络

氧化又名氧化渠,实际上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沟渠中不断循环流动,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氧化沟

早在1920年,Haworth研制的桨板式曝气机应用于英国Shefiidd的Tynsley污水处理厂,该处理厂被认为是现代氧化沟的先驱,但当时尚未出现“氧化沟”一词。得到公认的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建于1954年,它是由A.Pasveer博士设计的,在荷兰的Voorshopcn市投入使用,服务人口为360人,从此以后才有了“氧化沟”这一专用术语。其运行方式为间歇运行,将曝气净化、泥水分离和污泥稳定等过程集于一体。

由于Pasveer博士的贡献,这项技术又被称为Pasveer沟。

从本质上讲,氧化沟属于活性污泥改良法的延时曝气法范畴。但与通常的延时曝气法有所不同,氧化沟中污泥的SRT长,尽可能使污泥浓度在沟中保持高些,以高MISS运行。因此,那些比增殖速度小的微生物便能够生息,特别是硝化细菌占优势,使氧化沟中的硝化反应能显著进行。另外,长的SRT使剩余污泥量少且已好氧稳定,可不需要污泥的消化处理。

氧化沟处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式沟渠形,它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臵,一方面向混合液中充氧,另一方面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使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沟内作不停的循环流动。从反应器的观点看,氧化沟属于一种独具特色的连续环式反应器(CLR)。

由于氧化沟巧妙地结合了连续式反应器和曝气设备特定的定位布臵,使氧化沟具有若干与众不同的特性:

(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

(2)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

(3)氧化沟功率密度的不均匀分配,有利于氧的传递、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

(4)氧化沟的整体体积功率密度低,可节省能量卡鲁塞尔氧化沟和奥贝尔氧化沟的区别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特点

奥贝尔氧化沟属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时曝气法,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再依次进入中沟和内沟,在各沟道内循环数十到数百次,最终出水至二沉池。各沟道内安装有数量不等的转碟曝气机,以进行充氧及推流搅拌作用。

与普通氧化沟相比,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一种多级氧化沟:

外沟道的功能主要是高效完成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部分硝化,容积通常占氧化沟容积的50%~55%,可去除80%左右的有机物,溶解氧浓度一般在0mg/l~0.5mg/l之间,在沟道内形成交替耗氧和大区域的缺氧环境,可较高程度地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90%;同时,由于沟道中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在0mg/l~0.5mg/l之间,氧传递作用是在氧亏条件下进行的,氧的转移速率有所提高,节能效果明显。

中沟道是联系外沟与内沟的过渡段,进行互补调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及继续完成氨氮硝化,并可充分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中沟道容积一般占25%~30%,溶解氧浓度控制在1.0mg/l左右。

内沟道主要是为了确保氧化沟出水水质,溶解氧浓度约在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较高的去除率,同时保证出水带有足够的溶解氧进入二沉池,抑制磷的释放。内沟道容积约占氧化沟总容积的15%~20%。

从奥贝尔氧化沟三个沟的溶解氧分布来看,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呈0—1—2mg/L的梯度分布,其中,仅内沟道的溶解氧值要求较高,与普通氧化沟要求(2mg/L)一致,外沟及中沟的溶解氧均低于普通氧化沟要求。

由于氧的转移速率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提高,故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及中沟中,氧的转移速率将高于普通氧化沟,这样充氧量可相应减少,这就决定了奥贝尔氧化沟较普通氧化沟更为节能,一般约节省能耗15%~20%。因此,在设计奥贝尔氧化沟时,应充分结合工艺特点,科学合理地计算充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