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榜样人物 > 正文

桑吉卓玛:牦牛背上的光明使者

2016-07-17 16:11:40 来源:

 

“我最心爱的桑吉卓玛,桑吉卓玛啦,你那纯洁无瑕的心就像洁白的雪莲花,美丽啊善良的桑吉卓玛……”听着优美的歌曲,4月底,我再次来到海拔42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去看望一位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桑吉卓玛。这几天正是收电费的日子,刚刚见到桑吉卓玛的时候,她正一边打电话,一边准备去乡下抄表收费。

作为一名普通的甘德县供电营业所员工,桑吉卓玛要负责10千伏甘下线、甘二路两条输电线路的巡视和供电营业区域的抄表收费任务,这两条线路覆盖甘德县7个乡镇,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行程最远超过100千米。为了方便帮助牧民临时处理用电故障,她每次出门还要带上安全带、脚扣和工具包。看到桑吉卓玛认真地准备工器具,我们决定和她一起去抄表收费。

她是孤寡老人的贴心女儿

出发前,桑吉卓玛走进一家商铺,买了两袋青稞炒面和两箱牛奶。

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高原的春天还没有到来的迹象,河面上仍然结着厚厚的冰,天上的云层翻滚变化着,不知不觉飘起了雪花。行走在柯曲河畔的沙石路上,桑吉卓玛告诉我们,今天抄表最远的是一个叫隆木且的村子,那里住着两位孤寡老人,青稞炒面和牛奶就是买给他们的。

2002年,桑吉卓玛刚刚来到甘德县工作,在下贡麻乡加戈尔多杰寺院抄表收费时,认识了6个藏族孤寡老人,看到老人们因生活困难用不上电,桑吉卓玛就联系供电所帮老人家里通了电,并一直替他们交电费,每次抄表收费经过那里,还会给他们带一些生活用品,帮忙做做饭、洗洗衣服。后来随着电网的延伸,桑吉卓玛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认识的孤寡老人也越来越多,十几年来,甘德草原上共有30多名孤寡老人接受过桑吉卓玛的资助。“我也不是什么忙都能帮,就是看到了心里过不去,尽力而为帮一下罢了。”桑吉卓玛笑着说。

让桑吉卓玛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叫羊措的老人。2009年7月的一天,桑吉卓玛在抄表时发现老人在家中病倒,她急忙联系车辆把老人送到县医院,经检查发现老人胃出血,病情危急,抢救中急需输血,桑吉卓玛毫不犹豫地挽起了衣袖。出院以后,“卓玛就是我的亲生女儿”成为羊措老人常常念叨的一句话。

经过两个小时山路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隆木且村。在青年僧人卡巴的带领下,我们带上炒面和牛奶,和桑吉卓玛一起去看望两位孤寡老人。卡巴告诉我们,自从2008年村里通电以后,桑吉卓玛每个月来村里抄表收费,都会给两位老人送东西、送钱,桑吉卓玛的心太好了!

她是牦牛背上的女电工

看望过两位老人后,桑吉卓玛向卡巴仔细询问起村里的用电情况。2008年国家电网“户户通电”工程给村里通了电,看到卡巴为人热情,有文化又好学,桑吉卓玛就把自己掌握的用电知识悉数传授给他,卡巴就成了桑吉卓玛在隆木且村的用电联系人,平时帮助村民解决用电上的小问题。

离开隆木且村,桑吉卓玛还要乘坐铁船摆渡到黄河对岸,到唐什加村抄表收费。唐什加村在行政区域上属于达日县境内,由于山高路远,这里曾经长期没有电。看到对岸的乡亲过着有电的幸福日子,村里人就找到桑吉卓玛,桑吉卓玛积极反映沟通。终于,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实施新一轮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供电员工在黄河上架起索道,运送电杆和材料,终于给村里通了电。

渡口到村里还有一段山路,远远地就看到有人牵着牦牛向我们走来:“卓玛,骑着我家的牦牛走吧!”

牵牦牛的年轻人名叫尕忠,是唐什加村小有名气的能人,到过西宁和拉萨,汉语说得也不错,村里通电以后,他第一个买回了电视、冰箱和洗衣机,生活彻底变了样。“有了冰箱,夏天也能吃上肉,有了洗衣机,老婆洗衣服手就不凉了,我们特别感谢桑吉卓玛。”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