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焦书记还在,他会怎么办?遇到难题的时候,代鑫波就会这么问自己。在供电战线的20个年头,这位兰考生、兰考长,又从兰考走出来的干部,这位听着焦裕禄故事长大的兰考娃,用他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沉之爱,一路学习、传承、践行着焦裕禄精神,把满腔赤子之情洒在了他工作过的地方。
3月17日,铺满阳光的中原大地,天蓝气清,让人心情舒畅。河南兰考县城,街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位于闹市区的焦裕禄陵园更是挤满了人。
午后,一名男子离开陵园,敲开附近居民区一扇门。开门的老妇满脸惊讶:“儿啊,你咋在兰考哩?”“我昨儿来了,刚受到总书记接见,还握了手呢!”男子托着老妇的手说。他叫代鑫波,现任国网河南开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这位在供电战线摸爬滚打20个年头的兰考干部,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以至于受到习总书记接见?
勇当改革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学习焦裕禄精神,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一直以来代鑫波就是这样做的。
2005年8月,31岁的代鑫波调任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成为当时全省县供电企业最年轻的“一把手”。然而,等待他的并非坦途。当时,开封县供电公司面临着电量少、人员多、基础条件薄弱等难题,人心涣散,在全省供电企业中位居末流。
面对这样一个摊子,任凭谁都会叫苦。而且当时职工对这个初来乍道的“毛头小子”并不信任。
代鑫波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从小就受到焦裕禄精神影响,他没有向困难低头,也不准备安于现状,而是下定决心实行改革,摆脱企业发展的困境。
要改革,必须先摸清问题,找准方向。为此,代鑫波以企业为家,吃住在单位,沉下心来摸情况、搞调研。那一段时间,他白天到基层摸底调研,与一线职工共同劳动,既建立了信任,也了解了基层职工的真实想法和企业存在的问题;晚上组织中层和骨干讨论,和班子开会统一思想。
统一了思想,确定了方向,但真正实行时又遇到阻力。由于该公司全面推动的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是对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革,涉及到600余人的岗位调整,触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在改革和个人的利益取舍之间,甚至连供电所长和中层干部都有抵触情绪。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2006年1月,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充分酝酿后,代鑫波提出了“一县两制三步走”、“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并把“是否方便了群众用电,是否提高办事效率,是否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
为了扎实推进改革,代鑫波还实时督导工作进展。他和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模仿群众给各营业厅打电话,问情况,出难题,看各个营业网点是不是按照新标准执行,执行的力度有多大。与此同时,他还经常走访客户,询问用电是否方便,有哪些建议。
群众反映业扩报装环节太多,就研究压缩流程;供电线损率过高,就加强技术投入,提升专业管理??一次次在实践中求索,一次次在变革中提升。改革的效益逐渐在企业管理效益中体现:供电量实现翻番,综合线损率由9.86%降至4.78%,年增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随着企业发展,员工办公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大家都变成了改革的拥护者。
在代鑫波敢想敢干精神带领下,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在四年内实现了“一般企业到省一流企业到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企业再到全国综合管理标杆”四大步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从“试水”到“蝶变”,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树立了农电专业化管理的新样板。据该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现在许多单位到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取经”,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七八家。
和群众打成一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学习焦裕禄精神,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自担任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总经理以来,代鑫波一直坚持走进企业员工和电力客户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当员工和客户的贴心人。
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代鑫波有个习惯——经常回到全县各个营业网点“转悠”,看老百姓用电是否方便。2007年4月8日,仇楼乡黄雪村六旬老人张俊刚到县城校验电表,赶到供电公司已是12点多,正好是校表人员下班吃饭时间,老人便在营业厅等待。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代鑫波看见。询问了事情经过后,他首先向老人道歉,“是我们的疏忽给您造成了不便”,然后又自己掏钱请老人吃饭,并打电话联系工作人员为老人尽快校表。通过这件事情,代鑫波认识到企业的服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细节还有待改进,流程还需完善,他立即组织相关处室研究完善服务的措施,并告诉大家,“只能我们等群众,不能让群众等我们。”自此,该公司建立了全年服务无间歇的校表机制,营业厅中午、周末和节假日均安排人员值守,确保老百姓随到随校。
开封县是农业大县。为了保障农忙时节农民灌溉用电,代鑫波要求员工组成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服务农民灌溉,而他自己也经常带着服务队来到田间地头,一方面帮助需要的农民解决用电问题,一方面询问农民对服务的意见,监督各地灌溉电价是否严格执行到位。2013年7月底,该县八里湾村建设粮食生产示范区需要建设专门灌溉的变压器、线路,代鑫波就组织相关处室在当地召开现场会,将任务一项项分解到人。
代鑫波还经常深入一线员工中。“工地上的饭怎么样?手套够不够用?有没有什么难题?”在该公司各个电网工程的建设现场,施工人员们总有机会见到代鑫波的身影。如果有问题,总是在第一时间被协调解决。“总经理来到施工现场看我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物质帮助,更是对我们的精神鼓舞,每一次到现场大家都能看到他,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曾参加多项工程施工的退休员工申锡运说。
参加工作20年来,代鑫波从未在家吃过一次年夜饭,每年都是坚守在春节保电的现场。在他的带动下,领导班子成员都坚持在春节保电前线,有人打趣说,领导班子倒是经常在企业吃“团圆饭”。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紧张的时刻,代鑫波还经常守在95598客户服务中心,他说这是最接“地气”的地方,能第一时间听到老百姓的声音。
廉洁从业做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焦裕禄精神,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作为县供电企业的“一把手”,代鑫波始终对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坚守道德底线,防微杜渐。
他在企业中规定,逢年过节,禁止到领导家走访、看望,并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该办的,按程序办,绝不推脱。不该办的,谁来也不办。”并提请全体员工监督。
廉洁从业不仅需要思想觉悟,更需要制度规范。为员工建立科学正确用人和考核导向,自然就能够减少选人用人的人为因素,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在企业改革中,除了全面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代鑫波还在全国供电企业率先引入了“平衡积分卡”绩效管理模式“日清”核算系统,以解决企业“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的困境。
所谓平衡计分卡,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通过这种现代化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愿景、战略实施成为一体化工程,实现管理从考核向管理转变,让人人有责任,人人负责任。
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全面实施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后,新理念如同一阵融冰的春风,为该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盎然生机。“每天走在上下班的路上,代鑫波都会不自觉地留意一下路旁的工厂、作坊。如果出现异常现象,他就会立刻进去了解一番。因为,任何一种异常现象都可能影响供电量的增长,相关的考核责任会落在他的头上。”该公司电力调通中心主任姚海波说。
考核细化,责任明晰,代鑫波特别注重让员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升工作效率上。“我之前只是一名普通职工,由于工作出色,我现在已经是一名供电所长。”该公司仙人庄供电所所长于清旺说。健全的制度,让全体职工都相信企业选人取材取德。
建立了规范的同时,代鑫波还特别重视人才培训。他提出学习先进、提升素质、规范流程、创新管理的“强身健体素质工程”,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在企业内部开办论坛“周二夜话”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每年组织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到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和全国电力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封闭式学习。
严格管理之外,代鑫波也有温情的一面。他在该公司极力倡导孝文化,号召员工中秋节、春节每人至少拿出400元作为“孝老金”交给父母,并要求大家多尽孝心,在节假日尽可能多陪陪父母。很多职工父母接到孝老金后,感动地说:“这比给孩子上多少堂道德教育课都管用,这不是几百块钱的事,这是一份比啥都暖心的礼物呀。”
多年来,代鑫波除了带领国网开封县供电公司获得多项管理殊荣,也将该公司打造成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总工会“职工优秀教育示范点”。他本人也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公司首届“五四青年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2013年11月,代鑫波被开封市评为“焦裕禄式好干部”。
3月17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代鑫波表示:“很受教育,很受鼓舞。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我将用心服务群众,无愧于焦裕禄式好干部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