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是军人的节日,西安供电周至公司就有这么一位退伍军人,线路巡视时,他是侦察兵,抢修作业时,他是排头兵,后勤保障时,他又变成了火头军,他就像灵活多变的特种兵一样,哪里需要去哪里,拿起哪样干哪样,干好、干漂亮,干出军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风采。他的名字叫梁卫,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梁师傅。
“你好,调度吗?请问现在周汤线负荷达到了多少?”梁师傅在电话那头儿询问,7月22日晚20:30分,在一簇杂草丛生的丘陵上,110千伏输电运维班在负荷高峰时,开展对线路接点测温工作。只见梁师傅举着测温仪,准确无误地对着97号杆的导线处连接点,仔细而认真的逐一测量,全然没有刚才在田野上风风火火行走的样子。“这个时候测量导线温度时间最好,大负荷时,一点都不能大意”。他边测量边对青工小黄说道。“这个杆是75年立的杆,以前不是这样子,95年8月时,因为接点温度过高,出现过引流线烧断现象,你看,在杆的中间和北边多了一条引流线,就是那次事故时新增加的,起到大负荷期间分流作用,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一个点一个点测量过程中,他还不忘对徒弟进行现场培训,对他来说,现场教学胜过一打手册。全面测量完毕,他又对杆塔四周进行查看,看看接地线有没有开挖痕迹,拉线有没有松动,在发现一处接地线异常时,他迅速蹲下身子,全然不顾土疙瘩的坚硬,使劲用手挖开一处缝隙,检查地线埋置情况。“没问题就好,可能是野鸭子或着野猫挖的。”梁师傅肯定的说。而此刻,在月光的照射下,他的胳膊上已经被棘刺划破了一道道血口。
在高一脚,低一脚的山沟沟里穿行,徒弟小黄总是落在梁卫的身后,一级杆离一级杆没约半小时的路程,小黄已是气喘嘘嘘,大汗淋漓,他一屁股坐在铁塔的旁边,稍作休息,梁师傅笑着说“赶快加强锻炼,要做一名合格的线路工,身体练好是保证。”随即向小黄讲起了97年冬天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大概九点多左右,98号杆瓷瓶爆裂,导线掉到地上,当时雪很大,白莽莽一片,几个人转了几个圈都没有找到98号杆,等找到后,导线上全是覆冰,抬都抬不起来,其他人回去准备材料,他和站上一位姓张的师傅在杆底下蹲守,风吹到脸上,就根刀子扎一样,他们的眼泪都冻出来了,但没有离开一步,等抢修完,都凌晨三点多了,他们的衣服、裤子被冰棱子都刺破了,有些人的手冻的都裂开了血口子。”电力巡线工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小黄的脑海中闪现,再看梁师傅,眼神中依然带着一种坚定的执着,那是来自军人退伍不退色的精神,选择了,就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