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党组织向周恩来总理呈送《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中提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建立无线电工程学院。”5月,国务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报告,并决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负责筹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会议室,召开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以及下属秘书、基建、教务三个组,并从即日起开始办公。
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
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学院院址设在成都市东北郊府青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基建工作。
1956年9月初,沙河校区电子通信大楼、教学主楼两翼和4幢教职工眷属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职工单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职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
学校第一届毕业学生合影(1957.8)
1956年9月29日下午3时,全校3000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在主楼东边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中国的科学巨匠,一代文学大师
郭沫若手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名已经成为学校创建的象征载入史册。
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1年,划归
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70年,划归四机部和
解放军总参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71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建立成人教育学院。
1992年,成立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材料工程学院。
1993年,成立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1994年,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体育系。
1998年,国家冶金部所属成都冶金干部管理学院并入电子科技大学。
2000年,独立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建立
研究生院。
2001年,成为国家“
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物理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体育部。
2003年,成立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8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2010年,成立无锡研究院。
2012年,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成都研究院。
2015年,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