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火力发电 > 锅炉 > 正文

蒸汽吹管运行操作措施

2008-08-28 10:41:28 来源:

1   吹管的目的

1.1  利用锅炉自身生产的蒸汽,对锅炉受热面、蒸汽管道、旁路管道内的氧化皮、焊渣、砂石等杂质进行冲洗。 字串1

1.2  保证汽机、锅炉的安全运行。

2  吹管前应具备的条件 

2.1  锅炉水压试验和酸洗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合格,系统管道接口恢复正常。

2.2  汽包水位计全部安装完毕,各水位计水位校验完毕,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2.3  主蒸汽、再热器安全阀进行初步调整,保证各安全阀开启压力大于吹管时所承受的压力(防止安全阀误动作);锅炉本体及其附属设备全部安装完毕、保温工作结束,各支吊架符合规定要求。 字串5

2.4  锅炉膨胀指示器安装完毕,冷态“0位校验指示准确;空气预热器吹灰达到集控室控制使用条件,吹灰汽源和管道已连接安装完毕,可随时进行预热器吹灰;锅炉排污系统(包括连排系统)、底部加热系统及辅汽管道系统、排污扩容器等疏放水系统、管道安装连接完毕,保温工作结束,达投运状态,定排扩容器下排水畅通。 字串1

2.5  锅炉燃油系统及泵房设备、锅炉油燃烧器和点火装置全部调试完毕验收合格,油枪雾化、点火、燃烧调整试验结束,油燃烧器使用性能满足锅炉运行的要求;助燃油系统达正常使用备用状态。 字串2

2.6  锅炉汽水系统、风烟系统、燃油系统等阀门挡板调试、开、关位置检查验收完毕,开度指示与实际相符,达到运行使用要求,各执行机构送入电源;事故放水、向空排汽电动门上水前全开全关试验一次,动作应良好。

2.7  炉膛火焰电视、汽包水位电视达投运条件。 字串7

2.8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结束,一、二次风风量标定试验完毕,炉膛及烟风道内部脚手架拆除,内部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全部撤离,锅炉本体及风烟系统检查孔、人孔门等关闭严密。

2.9  锅炉辅机联锁试验完毕并合格。 字串7

2.10  锅炉FSSS下列功能必须达到投运条件:

2.10.1  燃油泄漏试验。

2.10.2  炉膛吹扫功能。

2.10.3  火焰检测和判断功能正常。

2.10.4  油燃烧器自动控制点火功能正常。

2.10.5    MFT动作首发条件记忆。

2.10.6    MFT保护:

2.10.6.1  手动MFT 字串9

2.10.6.2   OFT

2.10.6.3   锅炉灭火

2.10.6.4  燃料全部中断 字串9

2.10.6.5  炉膛压力高+1700Pa(三取二)

2.10.6.6  炉膛压力低-1700Pa(三取二)

2.10.6.7  汽包水位高低±300mm延续1秒钟

2.10.6.8  火检冷却风机全停

2.10.6.8   送风机全停 字串1

2.10.6.10  吸风机全停

2.11   热控系统 字串4

燃油流量、燃油压力控制、炉膛负压控制、送、吸风量控制、汽包水位控制、主汽压力控制、二次风门挡板控制等达到集控室操作条件。 字串8

2.12  电气、热工应具备的条件:

2.12.1  厂用电系统可靠投入,所有禁止操作的部位加封盖或挂警告牌。 字串7

2.12.2  所有运行设备、系统的测点及有关参数的检测装置安装调试完毕,相关参数在CRT中能正确显示。

2.12.3  所有运行设备的声光报警信号试验完毕,并正确投入(特别是锅炉金属壁温报警)。

2.12.4  锅炉侧检测、测量装置安装调试完毕达投运要求。 字串6

2.13  其他方面: 字串2

2.13.1  仪用空气系统达投运条件。

2.13.2  消防水系统达正常投运使用条件。

2.13.3  电除尘器达正常投运使用条件。

2.13.4  设备、系统、阀门挂牌齐全正确。

2.13.5  各吹灰器在退出位置。

2.13.6  运行设备系统及有关生产场所照明、通道、楼梯、通信、生活、等条件达“安规”要求。

3  锅炉点火前的准备

3.1接值长命令锅炉吹管,安排当值值班人员全面检查锅炉确已符合启动条件,按系统检查卡进行各系统的检查。

3.2  投入工业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投入炉底水封、投入动力设备冷却水、消防水系统等。

3.3  锅炉汽、水系统、风烟系统、燃烧系统、助燃油系统阀门、挡板开关位置正确,确认炉膛和风烟系统内部无人、无杂物后封闭各孔门。使用给水泵上水,用给水旁路控制上水速度,锅炉上水不应太快,对锅炉应先充水排气,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与汽包金属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40,温差超过40时不得上水。上水温度在90100时,自上水至满水,冬季不少于4小时,其它季节不少于23小时,若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接近时,可加快上水温度。在上水过程中,严格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50;锅炉上水至点火水位-100mm时,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校对各水位计指示;若使用上水泵上水时,及时对上水箱补水,通知化学值班人员加强水质化验。及时记录锅炉上水前、后等规程规定状态的膨胀指示数据。

3.4  炉前燃油系统充油打循环,燃油系统“泄漏试验”成功,完成后至备用状态;锅炉启动前全部保护试验工作合格并结束后,联系热工人员投、停有关保护。

3.5  空预器热风再循环挡板关闭,联系热工人员投入锅炉辅机总联锁保护。

4  启动辅机点火、升压吹管

4.1按顺序分别启动预热器、吸、送风机运行,投入一台火检风机运行,做油系统泄漏试验

4.2  调整吸、送风量及各二次风档板开度,保持风量在总风量的30%及以上,调整炉膛负压正常,满足炉膛吹扫条件,启动吹扫”,自动计时吹扫5分钟,“吹扫完成,自动复位MFTOFT

4.3锅炉点火条件满足,调整二次风压及相应油层二次风门开度合适,满足“油层启动允许件,调整燃油压力、雾化汽压力均1.0Mpa左右,对角投入AB层两只油枪,及时调整风量,检查油枪雾化质量,合理配风,若油枪燃烧不良更换油枪;根据汽包壁温差情况,开启下联箱各排污门,定期排污,使锅炉水冷壁各部受热均匀,建立锅炉自然水循环。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

4.3  锅炉点火升压:控制燃料量,控制汽包蒸汽饱和温度上升速度不大于1/min,瞬时不大于1.5/min,严格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40,否则应降低升温、升压速度或加强锅炉定排放水;注意检查锅炉各膨胀指示器指示情况。

4.4  主蒸汽压力至0.2Mpa,冲洗汽包水位计一次,开启连排和汽水取样一次门,并定排放水一次,关闭过热器集汽集箱疏水门。汽压0.30.5Mpa联系检修人员紧汽包螺丝,通知公司有关人员冲洗仪表管路,投入有关仪表。

4.5  控制高温再热器后烟温不得超过450,注意监视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防止受热面金属因超温损坏。

4.6  暖管:当汽压至1.0 Mpa,对主蒸汽管道、再热器冷、热管段、临时管道进行暖管。

4.7在试吹管过程中,运行操作人员掌握汽包水位、燃油量、风量及炉膛负压等参数调整的初步规律,并注意吹管参数提高时,再热汽入口压力的增长情况。

4.8吹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8.1吹管前必须加强疏水,防止发生水冲击。

4.8.2 吹管运行中,若吹管过程中如果对高温再热器后烟温超过450无法控制,可以适当降低主汽压力,保持燃料量;旁路烟气挡板保持全开。

4.8.3 吹管过程中加强锅炉燃烧调整和汽包水位调整,及时启动给水泵上水,防止汽包缺满水的发生,在压力接近吹管压力时,汽包应保持较低水位(如-75mm左右),当控制门开启后,水位迅速升高,这时不应盲目减水,一段时间后汽包水位不再升高时,应迅速适当增加给水量;当控制门关闭后,水位迅速降低,这时不应盲目加水,一段时间后汽包水位不再下降时,应迅速适当减少给水量。

4.8.4 吹管过程中尽量保持较高的给水温度,有利于控制汽包壁温差和受热面金属壁温,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50,受热面金属壁温不超规程规定值。

4.8.5 加强燃油系统的检查,防止火灾的发生;。 字串4

4.8.6 吹管运行中,加强炉内燃烧情况的检查,并按规定定期切换油枪运行,发现燃烧不良的油枪及时联系更换,防止不完全燃烧的产生,防止发生二次燃烧,防止尾部烟道和空预器的低温腐蚀,投入空预器吹灰器运行。 

4.8.7 注意保护省煤器,及时开关省煤器再循环门,开启控制门前,省煤器再循环门必须关闭严密。

4.8.8 吹管运行中密切监视给水泵运行状况 字串8

4.8.9 有关吹管未尽事宜,参照 “吹管措施”执行。

4.8.10 吹管期间发生事故,按规程处理。

5  吹管记录的内容和项目

5.1  吹管运行操作记录

5.2  吹管压力、温度、吹管系数。 字串5

5.3  吹管时间、间隔时间和次数。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