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火力发电 > 燃料 > 正文

对人工盘煤的几点思考

2011-05-17 15:43:09 来源:

  对人工盘煤的几点思考

  火力发电已有130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高产低耗指标等都有着长足的发展,而且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当中。但至止上世纪未,几乎所有的火力发电企业对库存盘煤的方式仍然世袭百年的传统——人工盘煤。

  所谓人工盘煤,就是每月底,由几个部门抽出人员(往往是策划、燃料、财务、审计等),先对煤场进行推土机整形、人工拉皮尺、计算数学模型、得出体积、再乘以煤的密度、算出重量、填写报表。一般而言,这种数据结果往往与实际数量的误差在7%左右。可天长日久,更多的企业只是凭经验,目测一下煤场,估计一个数据直接填写报表,其实际误差是可想而知的。

  进入本世纪后,国内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几种与之相关的产品,其中不乏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误差小的好产品,但推广和普及都不理想。眼下采用非人工盘煤方式的企业还不足1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 认识因素

  很多企业的相关人员,甚至包括厂级领导认为,燃煤进场时有轨道衡、入炉前有皮带秤,至于库存数是否准确,关系不大,“反正肉烂在锅里”。初听似乎有理,可仔细分析,还是经不起推敲:且不说轨道衡与皮带秤本身就存在着正负误差,二者计量的煤在时间上就有差异(如干煤进场、湿煤入炉,挥发、自损等因素),再者煤本身有着太复杂的特性,存放时间的长短、密度的大小、天气的变化等,对其数量的变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无奈一些企业一直被“关系不大”的认识误区所笼罩。

  二、 体制因素

  在五大集团未设立以前,几乎每个火电企业的厂长都有降耗任务,有的为此设立了“厂长煤耗”。能否降耗是一回事,争取降耗的奖励却是另一回事。库存煤的数量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多的时候就多报,需要少的时候就少报,主动权在握,奖金和福利就有保障,因此,库存煤数量不能弄得尽人皆知。这种因素即便是五大集团形成后的今天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是国有企业体制天然的缺陷所致。

  三、 管理因素

  相对于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言,库存盘煤问题实在无关紧要,虽然每月终都有麻烦的时候,甚至出现部门间扯皮现象。可企业要做的事太多,安全设施、技改项目、大修计划等都不能一一落实,在这类小事上花一笔钱是很不划算的——这是很多企业的普遍想法。殊不知建立一个现代化企业,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需要每个环节都要与之相匹配的,况且库存燃煤的数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核算,直接反映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不上一定层次,整体要求不达到一定标准,就很少有人意识到库存盘煤的重要性。

  四、心理因素

  本世纪初,有商家率先引进美国激光测距仪应用到火电企业的库存盘煤中。部分企业喜出望外,这下可解了燃“煤”之急,纷纷购进。后来才发现它并不是理想的盘煤用具。因为在煤的密度问题(世界难题)未解决前,要对堆积如山的燃煤进行盘点的唯一方法就是测算其体积。然而该测距仪用其测距十分准确,用其测体积的确有些勉为其难,要对煤的表面特征用激光打点的原理测出全部体积,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况且其精度的高低受操作人员工作态度的影响。因而早期购置该产品的企业要么凑合使用;要么束之高阁,再次回到人工盘煤的方式上。因此一些企业再听到什么盘煤仪时,心有余悸,不再相信这类产品,其实是因噎废食。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