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伴随着江西南昌城头响起的枪声,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掌握的军队。武警水电二总队是一支驻扎在英雄城南昌,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英雄部队。总队诞生于方志敏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从纵横闽赣建立红色苏区,到抗日皖南救民族于危亡;从五保繁昌成就铁军之威名,到保卫叶挺传承铁军之精神;从孟良崮上全歼国民党“天下第一师”到剿匪大别山,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这支部队在硝烟中蹒跚而行、成长壮大,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他们豪情满怀投入到共和国建设事业中。披星戴月建大坝,栉风沐雨固堤防,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攻克无数技术难关。先后参建三峡船闸、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承建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300余项,如座座丰碑镶嵌长城内外,造福华夏各族人民。
强军号角吹响,部队再次转型,应急救援“国家队”的旗帜引领着这支部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武警水电部队勇立潮头,以服务国家军事斗争准备为着眼点,立足平时抢大险救大灾、战时能抢修能抢建,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专业领域不可替代”的标准,全力打造“服务国防、抢险救援”的国家队、专业队、突击队、战斗队,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道路上开启了新的征程。
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
空中,无人机不间断回传灾情图像;水下,潜水机器人实时监测灾情变化;溃口处,ET步履式挖掘机和各类重装机械铁甲上阵;山体坍塌现场,蛇眼、雷达探测仪实施精准搜救;城市内涝现场,大功率“龙吸水”进行抽排积水……步入新世纪,特别是今年来,水电部队通过升级新装备、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抢险效率和安全保障。
随着抢险任务的不断增加,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日益凸显:汶川地震抢险中,由于通信不畅,指挥员无法及时了解救援一线的最新进展,给决策指挥带来不便;甘肃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泥泞的抢险现场使重型挖掘机无法靠前清理白龙江淤泥,一度让指挥员无计可施;云南鲁甸红石岩堰塞湖排险中,借助解放军舟桥部队的浮船才解决了从水路运输重型装备的难题。
他们遵循从任务中检验战法的思路,坚持在救援中学习救援、总结救援,像“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样,让战法创新真正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反面战例是部队进步的阶梯。2015年底深圳特大山体滑坡事故抢险中,部队一到现场,指挥员、总队总工程师张利荣就蒙了,偌大的滑坡体,淹没了地表上的全部建筑物。
那么大的场地,上百台的装备,如何摆兵布阵最合理,如何展开作业效率最高,没人知道答案。部队的救援进展一时陷入困境。
边摸索边总结,指挥部前指,每天18时准时召开作战会议,汇总分析一天数据,改善作战方案。经过工程师反复测算,用推土机集群作战比挖掘机集群效率高,采取挖掘机“一字接龙”战法比“推挖结合”战法效率更高。按照这一战法指导作业,部队的抢险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单位,不但完成了最多的 任务量,还率先实现了“清底见天”,为搜救失联人员作出了突出贡献。
水电部队还集智攻关,加快了新技术应用、新装备列装、信息化融合实践的速度。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他们想方设法为科技干部创造科研平台,与解放军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战时损毁水利水电设施抢险研究,联合研发抢险仿真技术平台,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堰塞湖控制泄流应急排险技术”取得创新成果,解决了堰塞湖泄流瞬间全溃决造成下游受灾严重的难题。“堤防决口封堵技术”在江西鄱阳向阳圩和湖北黄梅考田河溃口封堵中成功应用,大大提升了抢险救援效率。“三维激光扫描仪”“边坡雷达”等高精尖设备为抢险救援提供了安全保障。特别是在浙江丽水滑坡救援中,抢险现场先后出现5次塌方、滑坡等险情,边坡变形监测系统高效预警,抢险官兵在滚石乱飞的险境中多次成功避险,无一人受伤。
在新装备研发列装方面,他们积极走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径,先后与地方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并列装了5大类19项特种装备。长臂挖掘机、“龙吸水”、特型抓料机、ET步履式挖掘机、无人智控挖掘机、水上作业平台等一大批破解抢险实战难题的特种装备陆续列装基层,为专业抢险、科学抢险、安全抢险、高效抢险提供了特殊的装备支持。
在信息化融合方面,他们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运用4个层面与地方应急部门进行深度融合,先后建立了任务区域病险大坝水库和高危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损毁修复预案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军地双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了信息采集、指挥控制、辅助决策和综合保障功能,使抢险救援行动的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
实战锤炼的“铁拳尖刀”
今年6月下旬以来,江西、福建、湖南等地普降大到暴雨,各地受灾严重,紧急关头,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在湘赣闽大地打响了一场场抢险救灾战役。
6月21日,福建厦门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一条通村道路因山体滑坡被完全堵塞,导致进出村庄的唯一公路中断,严重影响村民出行,道路抢通刻不容缓。武警水电六支队派遣挖装九中队80名兵力,8台套装备赶赴受灾现场。鉴于滑坡体坡度倾斜超过65度,道路外侧就是悬崖峭壁,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加之道路狭小不便于采取自卸车装载运输,他们采取“单边推进、土方外倒、局部精修”的战法,将滑坡体进行就地处理,6月22日16时30分,通村道路成功实现抢通。
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7月1日,长江一号洪水形成,江西鄱阳湖湖区及尾闾、长江九江段全面超警,湖南洞庭湖除西洞庭以外全面超警,多地出现洪灾险情,汛情形势非常严峻。武警水电二总队拉响了紧急集合号令,分兵增援湖南、江西方向的抗洪一线。
在江西鄱阳,7月3日,莲湖乡莲北圩堤堤身薄弱的瓦屑坝段更是出现多处管涌、渗漏险情,大量泥沙向外涌出,若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武警水电官兵按照反滤导渗原则,采用反滤围井、反滤铺盖抢险战法,成功进行处置。7月6日,鄱阳县饶埠镇畲湾联圩堤堤内出现渗漏等险情,万亩农田很快被渗水淹没,水涝险情形势十分严峻。武警水电四支队迅速抽调最新装备———2台大功率“龙吸水”排水抢险车赶赴灾情现场,进行抽水排涝,从洪水“虎口”中挽救万亩稻田。经过72小时连续奋战,7月9日10时,累计抽水20万立方米,圩堤内积水大大降低,万亩稻田得到挽救,为取得丰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湖南湘阴,6月底的强降雨,加之上游汹涌而下的洪水,使湘阴县几大江河猛超历史高洪水位,岭北镇沙田垸6400米处的柳林江大堤更是散浸、管涌、跌窝险情频发,2.8万余垸民一时告急。危急关头,武警水电四支队200余名官兵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携带数10台套机械设备来到沙田垸。他们携手当地干群昼夜鏖战,处置险情,最终战胜了洪魔、保住了堤垸。
国之所需,军之所向。在抢险救灾一次次“大考”面前,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牢记“服务国防、抢险救援”的使命担当,坚持主动请战快速投入体现最强准备、集结重兵打歼灭战力争最大胜算、精准指挥科学处置争取最佳效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