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平发电厂实现了安全生产和#1锅炉累计安全运行1050天,这个看似平常的1050天在我国循环流化床发电领域却是一个新的奇迹,因为循环流化床机组是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的,引进之后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以其煤种适应性广、高效、低污染排放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循环流化床机组存在的磨损、排渣困难等问题始终影响了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多机组投产后都存在安全运行周期短、设备故障频繁、锅炉四管经常泄漏,屡屡造成非停等情况。
瑞平发电厂在2007年投运之初也经历了这样一段困难的时期,后来瑞平发电厂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大科技投入、进行节能改造和系统优化,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适合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安全及经济运行技术,2010年瑞平发电厂全年共计发电16.48亿KWh,机组利用小时数6103小时,在河南省统调发电厂位居前列,并且创造了150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日发电718万KWh、月发电2亿KWh、季度发电5.4亿KWh的骄人成绩,在入炉煤平均发热量仅为2500大卡/千克的情况下锅炉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以及冷态启动油耗(10吨/次)等指标均达到全国最好水平,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杜绝了非计划停运现象。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构建安全长效机制为目标,狠抓安全基础工作。瑞平发电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三不四可”的安全理念。以班组管理为基础,以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为重点,以安全性评价为手段,狠抓安全工作,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一是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健全三级安全网络,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最前沿,目标明确,压力到位。
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管理。通过下发各类安全学习材料,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日学习活动,引导职工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彻底转变观念,以铁的纪律保证安全生产秩序,消灭违章现象,杜绝人身伤害。
三是大力推进危险点、危险源分析预控,提高职工自我防护能力。结合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月”活动和机组小修等重大生产实践活动,在全厂范围内开展现场作业危险点、危险源分析预控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约束机制。四是将外委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厂内的安全生产管理范围,特别是安全协议的签订,对传递安全管理压力,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规范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秩序,明确各方主体职责和义务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各方的安全管理有可靠的依据。
[page]
以安全性评价为手段,促进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安全性评价是通过“量化”的方法,对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准确的衡量,本质在于深层次发现问题和彻底整改问题。
瑞平发电厂将电力行业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班组、车间、厂部三级安全评价体系,其中班组一天一评价、车间一周一评价、厂部一月一评价,并在每月的安全生产办公会上通报评价结果,对主要问题进行分类落实,认真整改,实现了安全性评价的动态循环,同时将安全性评价作为安全生产的例行工作,与“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套以“自查、评价、整改、复查”为程序的、对事故隐患进行辨识和预控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达到了以安全性评价工作促进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目的。
严格进行计划检修,高度重视技术诊断,着重解决锅炉磨损问题;按照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运行规律,制定定期检修计划,成立了以生产副厂长和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机组停机检修技术诊断小组,建立了锅炉受热面检查奖惩机制,每次停机均对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诊断,并认真分析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的原因,制定了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实施细则和金属应力消除措施,针对于重点磨损部位通过敷设耐火耐磨材料、焊设防磨瓦等手段进行防护。
通过加强入炉煤粒度控制和保证给煤均匀、采用降低一次风量、加强二次风调整等运行手段来减轻受热面的磨损,并通过布置均流板解决了炉内气流分布不均等问题,有效的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问题。2008年以来通过技术诊断共消除锅炉屏式过热器和再热器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应力五处,诊断出#1锅炉省煤器管子在制造过程中联箱上未开孔等重大事故隐患,避免了多次停机事故。
重视技术创新,着重解决锅炉排渣、脱硫、除尘效率问题;瑞平发电厂原来使用的风水联合冷渣器冷却效果差、故障率较高,内部浇注料频繁脱落,漏灰漏渣严重,极大的威胁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2009年瑞平发电厂对原来的风水联合冷渣器重新进行了设计,研究出来一种整体水冷结构风水联合冷渣器,新型冷渣器解决了原来冷渣器存在的效率低、热应力过大和膨胀不均等难题。针对锅炉脱硫效率低的问题,瑞平发电厂对锅炉的脱硫系统重新进行了设计和改造,改造后的二氧化硫排放完全可以达到国家
重视节能改造,机组的能耗指标进一步降低;2009年瑞平发电厂和法国施耐德公司合作对全厂14台高压电机进行了变频改造,开创了煤炭系统发电厂利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先河,2010年5月份改造结束后,瑞平发电厂全年平均厂用电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
2011年4月份,瑞平发电厂和施耐德公司签订了EMC能源管理二期合同,实施了电除尘器电源改造、加装低温省煤器和汽轮机汽封改造三个项目,年节约标准煤7735吨,实现经济效益550万元/年。此外瑞平发电厂还自主实施了汽轮机真空系统、胶球清洗系统改造、锅炉连排、定排、除氧器余热回收等节能项目并利用政府奖励的节能资金对循环水泵和全厂的低压电机进行了变频改造,通过节能改造瑞平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和供电标煤耗等经济指标达到了全国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厂用电率达到了8.5%;锅炉排渣含碳量为1.0%;飞灰含碳量为2.0%)。
三年来瑞平发电厂一步一个脚印,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超越过去,实现了安全生产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累计安全运行1050天。这个成绩凝聚了全体瑞平发电厂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是全体瑞平发电厂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但是安全生产的目标永远是“从零开始、向零进军”,新的起点,瑞平发电厂将用更加崭新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来迎接下一个“辉煌的一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