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样一个状态,我们统称这两种为复杂地形对原有REC标准进行了修改,这就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复杂地形REC标准要使用这样一个公式,就是说NTM模型,我们希望是这个的样子。这个就写进了标准里面,这个标准里面也有。
有关湍流强度的都有。我们标准里面所有设定是湍流不随高度改变,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假定。我们会看是不是什么地形下都不改变,什么地形下改变大?这是海上,他垂直变成很小,你可以说他不太改变。这是山地,所有的山地在某一个高度风速都有问题,就是这个高度上大概是30米到50米中间。这几个平台地形、丘陵变化地层湍流变化大,这个非常明显。特别是防护林,防护林因为里下面有林子有树,所以他湍流强调变是很自然的。这三种地形合一起拉开了,所以就是说,不同的地形下我们的标准里面定义的湍流强度不随高度改变这个是有点问题的。这个是关于湍流强度的结果。
风速垂直切变,我这里给出了两组图,70米高度和100米高度。为什么?我要给两组图。因为相对来讲,70米都是在稍微复杂一点的地形,或者早期塔的建是70米。到后期了随着风机越来越大,所以后期有一些100米的就塔建起来。但是100米的塔相对来讲如果山地,如果是丘陵的话,他也相对在山顶上比较平一点的,他要补的话这样根本建不了塔的。这两组图给出来的结果是有差别的,100米的塔他就没有山地了,因为山地很高的没法建100米的塔,建起来很困难。你看这100米的塔里面,这是海上很好,他垂直变化很小,这是符合大家一致的想法。这是山地,这是丘陵,这几组都是有变化的。这个仍然就是山地跟刚才的湍流垂直变化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地形下,我们的切边系数是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关心的问题,因为REC标准里面是10分钟最大风速和3秒钟的瞬时风速是给了一个1.4的关系式。这里我们想大家告诉,因为台风条件下都是大风了,我除掉了当中一些小风的状况,这个数得出是15秒以上,也就是7级风以上的风速下的台风影响下,基本上看出来整个是1.25,海上就更小一点。另外看到垂直变化,海上几乎上下变化很小。这种规律是湍流强度和风的垂直切边,这种关系几乎是不同的地形下差不多是一致的,就是说地形越复杂,他的变化也越复杂。
这就是对标准里面一些最主要的结论,说实在话,这个事情做做了三年,带着三个人做了三整年了。非常非常的不容易,我就收集到了一两百测风塔的数据就费了很大的劲,好在是很多的业主非常非常的支持。有的我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大家都非常高兴的把数据给了我。在如果有有关业主在这里的话,比如龙源的,大堂的,华能的、这些业主给了我很多很的支持,非常感谢大家。因为做一个东西没有大家的支持是很难做出来的。
另外一个关心的结果就是这个结果。大家很关心的就是REC里面的极端风向变化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可用在台风下?我们的结论是99版的给出的标准是可以的,这个就涵盖不了。05版的有所改变,所以他有些点子就落到外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