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张雪在会上表示,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组建了光伏检测认证中心(咨询委员会),为光伏发电设备的评价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同时CQC在此基础上也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委员会,意在编制一个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能源部业务发展总监 张雪
如对光伏组件,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包括STC、MCT、低辐照、高温度、低温度等层面的技术指标。目前已经完成测试的产品包括八个型号产品,能够达到单晶一级的只有两个型号,其他均为单晶二级和多晶二级。
针对光伏逆变器,质量评价体系从加权效率角度出发,主要包括特定环境下的低温、高温、湿热、振动、中心五项指标,模拟的是该环境下的产品特性。从第一批的14个型号逆变器的检测结果来看,仅有3个型号达到98.4%。
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院马高祥认为,谈光伏电站质量应该认识到“设计先行,贯穿始终”。从选址到运维,无论是新疆地区的荒漠电站还是中东部山地电站,设计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流程。
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所长 马高祥
他表示,《关于加强光伏电站的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中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限制和要求,如多晶组件年衰减率为2.5%,单晶组件为3%,一级薄膜组件为5%,这些都是基本及格线。而现实情况则是在设计过程中,大家都“统一了”这个及格线。而与此不协调的是,业主单位在采购过程中对这种发电核心部件实际的要求会更高。需求侧与供应侧的标准不一是意识层面的不统一。
要提升光伏电站的品质,马高祥认为因从四个层面去综合考虑:1.系统设计方案;2.施工过程;3.产品品质;4.运维管理。
“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对光伏发电主体——组件有着特殊的要求。如强紫外线、风沙大等自然因素对组件的使用寿命有着是极大的挑战,这也对各组件厂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孙荣华表示,天合光能更早的时候就提出技术型组件的构想,意在不同的区域推出更有适应能力的组件。现在这个构想恰赶上了产业的发展大势,如针对北美地区,推出了智能组件;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推出了双玻组件(内部称“撒哈拉组件”),解决西北风沙大、紫外线强等问题。在孙荣华理解中,因地制宜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组件企业亦是如此。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孙荣华
同时,天合光能中国区市场总监曾义也认为,因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相差较大,统一标准的组件很难满足不同的环境差异。因此,选择适用性良好的组件,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他认为好的组件要符合3个标准,第一、效率达标、确保收益;第二,组件质量要能够保证25年运营;第三、作为绿色产业,组件要更环保、易于回收。
天合光能中国区市场总监 曾义
阿科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朱立宁博士表示,组件的问题很大部分出现在背板上。西北地区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对背板热稳定性和热反射以及耐风沙腐蚀有着更高的要求。
阿科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朱立宁博士
很多业主现在面临一个“适用性”的问题,什么是适用性?
“可靠、可得、可选”,朱立宁博士认为这三个概念非常重要。对于西部电站,如果背板的紫外线测试的量不到300千瓦时,那业主就要对25年这个使用寿命的承诺打一个问号。
同时他提出,现在依然有很多FEVE涂层背板在西北地区电站中应用,大多数的涂层背板使用的是FEVE类的树脂为基料的涂料。FEVE它是一类树脂,它不是某一个,而是一类。这一类树脂的含氟量差距很大,高的有20%,低的大概只有10%以下。所以很多业主看到的质量参差不齐,与实际氟涂料的含氟量千差万别是有极大关系的,乃至一些电站出现的组件质量问题与此也不无关联。
如珠海兴业新能源副总工谭奇特所说,西北地区很多电站接线混乱,没有防护,接线盒连接不规范,支架悬空,阴影遮挡组件等现象非常普遍。同时在电站中如直流线路烧毁,逆变器和直流柜着火这种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除了设计层面的,更深层次地出现在产品层面,如产品设计不合理或者不具有针对性,产品质量不达标。
珠海兴业新能源副总工 谭奇特
谭奇特强调,在光伏电站中,接线盒、逆变器、汇流箱、光伏连接器、直流开关等设备是事故高发点,业主应该要选择高品质的,适用性的产品,而不要追求一味的低价。
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总工胡宣春则强调,所有的生产方案都离不开“安全”,对于今年一些电站出现的着火问题,华为在最初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成型过程中就考虑这个问题。如:通过把设备尽可能近地靠近直流端,减少直流侧的线缆和设备,组串式逆变器可以放在电池板下面,这样非常难控制的高压直流,第一时间就变成了能够掌控的交流电,通过这种方式,在人员触电方面做到比传统电站更加安全和可靠。
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总工 胡宣春
西北地区地势平坦,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第三方机构的预测,未来五年,光伏电站仍然是以大型的地面电站为主,可能会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对此,与会嘉宾坦言,大功率的光伏系统将是趋势,天合光能和阳光电源分别推出1500V系统,以其适应西北地区光伏发展新趋势。
常州天合光能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王浩认为,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系统成本下降将越来越缓慢,电站单体容量也越来越大,在保证电站质量和长期发电收益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初始投资成本,需要如1500V系统这样的技术革新来维持光伏成本的持续降低,使得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地继续向前发展。
常州天合光能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 王浩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系统解决方案总监张显立也表达同样的观点,张显立指出,在大型地面电站里集中式逆变器解决方案是主流的方案,主要原因就是初始投资低、电网接入友好,后期运维成本低等方面优势。光伏逆变器将朝着更大功率、更高效率、更高电压的方向发展,1500V系统将是大型电站的发展趋势,相对1000伏系统,1500伏可以节省每瓦大概2毛钱的成本,同时系统的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系统解决方案总监 张显立
此外,与会嘉宾还就光伏电站建设之处的设计问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通信调度问题、冬季施工在混凝土的浇铸和防护问题以及光伏电站建设后期的运维问题作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