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太阳能发电 > 正文

太阳能电池背板的选择和分析

2017-08-03 15:40:18 来源:网络

XPO和XPM型背板的这种以聚烯烃/氟材料共混物为背板内层的思路其实是想取代上一代产品,也就是以纯聚烯烃PE或PO为内层,PVDF膜为外层和PET为基材的背板。聚烯烃为背板内层的优点是内层与EVA有较大的粘合力。但是,聚烯烃的很差的耐紫外能力使背板内层在紫外湿热老化中很快被暴露出来(图5)。在高温高湿和紫外光的照射下,内层的PO膜和PE膜很快出现开裂和粉化,这种开裂和粉化是由聚烯烃的结构决定了的特质,是不可避免的。生产产家估计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增加聚烯烃的耐候性,于是想在聚烯烃上进行改性尝试,引入一定的含氟材料制备所谓的M膜或O膜,因为他们也知道双面含氟的背板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已是业内共识。然而由于添加的含氟材料为非反应性的氟材料,其成型方式只能是简单的机械共混,再加上氟材料与聚烯烃的相容性很差,这样的所谓含氟材料不仅含氟量低,而且所添加的氟材料在聚烯烃中存在微相分离,这种微相分离是一种结构松散的、非交联的分布状态,容易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加速蠕变和迁移,对背板内层的性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背板内层在高温、高湿和紫外照射下容易出现出现粉化、黄变和开裂现象(图6),严重威胁组件的发电功效。

另外,非反应性氟材料与聚烯烃的相容性很差使得它的添加量不仅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致使背板内层的含氟量偏低 (图7,图8),而且氟材料的分布及其不均匀(0.00-1.06%),有的地方氟含量居然为0!很难想象背板如此低的氟含量和如此不均匀的氟分布对背板的基材PET起到保护作用。紫外光的破坏往往会从氟含量为0的地方开始,之后逐级向氟含量升高的梯度展开,因此O膜和M膜的这种低氟氟含量和氟材料非均匀分布的材料并不符合组件长期可靠性的要求。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