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二郎山,平均海拔3000多米,罗定春独自一人行走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岭间。天空中,笔直的输电电缆向前延伸着,仿佛突破天际……
四川成都市,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道底下,世界忽然安静了下来,狭窄的电缆管道中,薛保忠带着新入门的小徒弟,艰难地穿梭爬行着,正在巡视电缆。突然,薛保忠停了下来,习惯性地捶了捶腰。长期的弯腰作业和潮湿环境,让他患上了风湿病,腰间长年累月地贴着一块白色膏药。
同一时间,成都市金堂县,许必建给留守老人林昭良家换了坏掉的灯泡,并把他刚为老人买来的油和大米搬进厨房;电气四班实验室里,刘彦琴带领着她的团队,通宵达旦地研发带电检修机器人,一旦成功,将对电气试验技术带来划时代的变革;年届退休的老同志骆阳正在给项目部的年轻人培训,在他讲桌上的,是他利用空闲时间整理成册的经验,重点内容都已一一标注出来。
这是一群奋斗在四川省国家电网各个岗位的员工,他们中有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高山大岭间为百姓服务,有人刻苦钻研,获得多项专利和发明,还有人奉献几十年仍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这群党员先锋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筑坚强电网,做合格党员。
行走的力量:10年安全零事故
罗定春是雅安巡线站站长,他保持着一个记录:担任年限最长的雅安巡线站站长。
雅安巡线站,主要承担雅安地区上网水电厂向四川电网输送电量的9条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任务。这些线路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岭及山区丘陵地带,其中包括地处映秀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罗定春行走在这条巡线上,一走就走了10年。
这不是一个有趣的工作。他需要与巡线员一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从熊狼出没的原始密林到冰雪肆虐的二郎山巅,日复一日,重复着风餐露宿、蛇虫叮咬下的枯燥工作。
然而,罗定春始终清醒明白岗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使命。他嘴上挂着“巡线不到位,心头就有愧”的口头禅,足迹踏遍电网延伸的每一处末梢,哪怕是人迹罕至的野外巡线,也绝不少走一段路,少查一段线。
雅安巡线站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已延续10年,并且建站16年无一起人为跳闸事故。说起对自己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罗定春说:“都晓得巡线工作苦,但我更晓得确保成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就是这个信念支撑我坚持这么多年,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罗定春是一位普通的电力人,却用一双腿和10年青春,坚定维护着照亮夜空的万家灯火,展示了当代电力人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女学霸的雄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刘彦琴,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检修工区电气试验四班班长。她的名字背后连着一连串荣誉:创新成果5项、国家专利13项,发表5篇科技论文。
2009年7月,刘彦琴从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区电气试验四班,工作一年不到,她就干了件大事。
2010年初,刘彦琴在工作中发现,在班组负责维护的设备、装置中,主变档位BCD编码器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处理这类故障耗费了班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刘彦琴为此冥思苦想,用整整3个月时间,反复研发实验。最终,“基于单片机的双输入BCD编码器”应运而生。该项成果获得1项国家专利。
创新道路上的初露锋芒让她掩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更激发她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的决心和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
“温控仪智能检定系统”、“通用信号智能变送器”、“绕组温控仪智能匹配器”、“数字化变电站多台测控装置”……在她的带领下,电气试验四班创造出一项又一项令人惊艳的科技成果。
现在,刘彦琴和她的团队又将目标指向带电检修机器人,这将解决更换主变温度传感器时需要停电的问题,是个对电气试验技术带来划时代变革意义的研究工作。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是刘彦琴始终坚持的信念。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她忘我的付出和默默的奉献。
“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是刘彦琴始终践行的誓言。她为了工作放弃全年休假,窝在实验室中,核验一个个数据,反复试验,求解一个个难题,冥思苦想。她说:“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喜欢被需要的感觉。”创新之路永无止境,对于年轻的刘彦琴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从铁铸老兵到甘做绿叶的“金牌师傅”
翻开骆阳的履历表,会被他的工作经历和个人荣誉所吸引。一位出生于1958年的资深电力人,40多年的工龄,涉及电气检修、变电运行、电力调度、电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多个领域,出色完成了“新甘石”电网联网、“虾扎”希望小学及“电力天路”等工程监理任务。
2012年,年届54岁的骆阳主动请缨,赴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成为四川省电力公司在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这是四川电力建设史上最为艰苦、最具挑战的历史性工程。2015年起,骆阳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四川省公司大修技改项目的施工现场。该项目都集中在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地区,地势险峻,环境艰苦,脚下常常“无路可走”,然而老当益壮的骆阳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跋山涉水,身体力行。
作为一名在电力战线上奋战了40多年的老同志,骆阳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乐意将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与青年员工分享,一字一句,一笔一画,耐心讲解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他用心扮演着传承者的角色,一对一、手把手地带徒弟。他化身培训讲师,定期给项目部的年轻人开展专题培训,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知识点更加“接地气”。此外,他利用空余时间,将自己多年来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写作成书、整理成册,并将其中的重点内容仔细标注出来,以便徒弟们熟记在心。
如今,骆阳手下的徒弟个个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不少成为重大工程中的技术担当者。骆阳说起自己的徒弟时,骄傲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