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文学园地 > 正文

沉睡的夏天

2016-06-07 10:39:11 来源:
小满那天,朋友圈照例铺满了暖色调的花花草草。继立夏之后,小满正式将夏令时节铺展到我眼前。

  身边的朋友分外关注立夏和夏至未至,对夏令节气有不同寻常的爱意。一到夏天,她们拍很多光线温暖的照片,小盆栽,大光圈,天真烂漫地细说四时消息,捕捉每个夏日清新迷人的风物情趣。

  在这些照片里,夏日是轻盈清新的,小确幸,俨然大幸福。——而这对我简直是对夏日情感的一种抽离和重构。

  我的家乡是海边的一个小村庄,它安于天地之间,坦然经受一年四季的风吹日晒,其中尤以夏日为甚。阳光、雨水、风云,在这个季节都异常充盈丰沛,时常有烈日炎炎烧阡陌,疾风骤雨打芭蕉,从不缺少一个水草丰茂的景象。

  我对夏天的记忆,就在这平凡的农村土地上。凌晨五点钟的披星戴月,远方的灯塔在尚未揭开的夜幕中微微亮着一点;午后骄阳暴晒的大地白茫茫火辣辣一片刺眼,知了嚎叫,农人俯身劳作,如刚发芽的豆粒般;夜晚满天繁星,游蚊飞舞乱窜,隔壁邻居在巷口争吵,儿童哭着哭着在大人们的家长里短中睡去。

  除却这些特有的、充满土地气息的、在宽广的时间原野上孕育而成的四季风物,贯穿整个农村夏日的,亦有人世间的大喜大悲。在那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时代,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知道风能带来多少云,云能带来多少雨,以及一场雨能带来多少粮食;他们四体勤,五谷分,有一种连旁人都可见可触摸的尘世烟火。

  白云苍狗,人间百态,似乎炎热如同发酵,人们的每个生活细节在其中膨胀、放大,情绪推上高点,化作了村头村尾贫贱夫妻柴米油盐的争吵、老农荷锄晚归的喘息、孩童挨揍时的大声哭喊,一声叹息。

  ——因为一直记得劳作的辛苦,夏天在我记忆里基本就是白茫茫的土地,上面载满古铜色的苦难。

  这种印象,时间过去越久,越显得广袤庞大,大阵仗的风风雨雨,大阵仗的野蛮生长,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边界的日光。甚至时隔多年,我依旧觉得夏日的炎热非常具有倾略性,刚硬的,带着一股蛮劲,把你裹挟其中,在一切炽烈的感觉中被迫过完了夏天的而非你自己的一生。

  在那样的日子里,我把皮肤晒得黑黑的,手掌磨得粗粗的,顶着大太阳奔走在家、学校和田地之间。记忆里,我们那里每天傍晚都是热气未散,霞光满天,小饭桌摆在天台,吃着饭看第一颗星星升起来。那于我是一段虽然物质贫乏但却希望无穷的岁月。

  想起来,童年的世界,无非是早起出门,念书写字,散学归家,趁东风,放纸鸢,父辈的生活诚然艰苦,但却自是另一个无关紧要的世界。但那时年纪小岁月长,眼前是宽广丰饶的土地,前方有成长的无限可能,身旁有父母可靠的肩膀,我自己则还在意春种秋收之间的夏日忙碌的意义,懂得勤劳付出必有收获的道理,一切都是年轻,炎热如同年纪,都是分外丰满的活力。

  日出日落,朝霞夕露,从来于我别有意义。我始终从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身影,像电影镜头一帧一帧,不知不觉间走过我的童年少年,直到离家读书,把身影留在那片夏日的土地上。

  现在,夏天变成了热岛效应。闷的,热的,水泥地面腾起热气,没有风,人躲进空调房里。而我,看童年远去,收起了年少时代的热情,把曾经注视广袤田野的眼光转向了朋友圈。

  在这些热烈的阳光里,万物继续生长,人们继续生活,晒被子,拍绿荫,傍晚时分采集公园的彩霞和剪影,朋友圈晒阳台的多肉植物,晾起美丽的心情。

  夏日依然热得蛮不讲理,但我记忆里的夏天是沉睡了。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