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特别启话 > 正文

“垃圾围城”待破解 看港澳台地区如何处理城市垃圾?

2017-02-20 14:07:31 来源:网络
除了对可燃性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外,澳门对一些特殊及危险废弃物,如废旧轮胎、固态及液态危险物、猫狗等动物尸体及屠宰场废料、医疗废物、油渣沉淀物等,送往焚化中心旁的特殊和危险废物处理站,进行高温焚化处理。澳门的建筑垃圾每天也会被送到专门的建筑垃圾堆填区,作为填海之用,并有专人定期检测成分。

焚化中心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会用于发电,垃圾焚化后的两种主要剩余物—— 炉渣及飞灰,体积只有原来垃圾体积的十分之一,这对缺乏土地资源的澳门十分重要。

同时,澳门特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清醒地认识到,废弃物处理必须更加着重于“源头减废、分类回收”,于是进一步在澳门各地区及出入境口岸增设资源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同时,为了推动社会大众共同实践各种不同的环保行为,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起推出了“环保Fun”积分奖励计划,于12个地点定期回收塑料、铝罐/铁罐以及纸张,市民则可以用回收物品获得的积分换取超市礼券。

台湾:“垃圾不落地”

每天固定时段,台湾的大街小巷都会响起优美的音乐,这是垃圾车在提醒周边的居民前来倒垃圾。很多去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到台湾的第一印象是台湾的街道非常干净,基本上见不到垃圾,也很难找到垃圾桶。

以上现象是因为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先后实行了四合一资源回收、垃圾“零废弃”和强制垃圾分类等政策,俗称“垃圾不落地”政策。

曾经,台湾很多城市垃圾满天飞。台湾在历史上处理垃圾的方式以填埋为主,但因为地狭人稠,上世纪80年代时已很难找到掩埋垃圾的场地,台湾当局预建垃圾焚烧厂,规划“一县市一焚烧厂”政策。但随后媒体曝光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焚烧厂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引发民众抗议。经过专家论证和社会意见征询,从2000年左右开始,“垃圾不落地”政策首先在台北施行,现已基本推广到整个台湾地区。

“垃圾不落地”的具体措施是马路上不设垃圾桶,垃圾车每天定时开到社区门口,居民听到垃圾车的音乐自行将垃圾分类倒入车内。如果在非规定的时间乱扔垃圾,会被处以罚款。而倒垃圾需用当局统一规定的垃圾袋,便利店即可购买。同时,不再收取垃圾费,居民购买袋子的费用就包含了垃圾费。这样,制造越少垃圾的居民购买的垃圾袋就越少,鼓励居民少制造垃圾,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原则”。

居民垃圾回收后,要被送往资源回收点,被更严格细致地分类和回收再利用,剩余少量不可回收的垃圾将被焚化处理,此过程可以再生发电。垃圾燃烧后最后产生的飞灰可送到炼钢厂以及水泥厂作为原料,底渣则可用来做管沟回填,或者是当作铺路的材料。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