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综述
10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网站联合印发关于《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这两则文件是新一轮电改进程中的重要催化剂,为售电、配网改革红利落地创造条件。核心配套的文件下发,释放了电网公司可以参与售电成为区域龙头;配售一体、发配售一体售电模式得到政策许可;配网是稀缺资源,非电网所属配网资产将炙手可热等一系列信息,促进电改进入政策落地第二阶段。可见,在中央决策层、中央督查组等力量自上而下强力推进下,电改推进障碍正在清除。我国售电市场的大门正式向全社会开启后,再次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电力改革网络舆情热点监测中,据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8日至2016年10月27日有关电力改革的相关报道63篇,(与本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9月份汇总的电力改革报道相比减少27篇),其中网络报道41篇,微信22篇。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从舆情爆发走势来看,10月8日至10月27日期间电力改革舆情走势波动较为显著,10月12日、13日达到舆情最高点。这主要是基于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网站联合发布的《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两则文件的影响,文件明确了配售电业务开放细则,激发了电力行业市场活力。与此同时,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消息,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已覆盖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一步得到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媒体关注热点分析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通过对2016年10月8日至2016年10月27日电力改革的媒体关注热点进行统计,主要包括电改政策、电改行业信息、解读电改、电改试点、电力交易、售电行情、电改输配电七个领域,其中售电行情占到了24%,电改行业信息、电改交易各占到了18%、17%。售电行情话题的热度居高主要由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两则文件的影响,这为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发展条件,进一步引发电力行业售配电体制改革。
四、典型舆论观点摘要
1.国家发改委明确配售电业务开放细则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售电公司资产总额不得低于2千万元人民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电力市场售电。建立完善售电公司信用评价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网业务。
媒体观点: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指出,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售电行业将会出现一个激烈的优胜劣汰的过程。
北极星电力网认为,《售电办法》和《配电网办法》对目前改革过程中的售电主体与市场监管、配电网业务范围与基本原则做出了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售电公司与配电业务的准入与退出条件、权利与义务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专家观点: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这两个办法是对电改9号文件的细化,会催生一批新的配售电业务主体。但由于售电业务比配电业务门槛低,所以售电将在市场上激起更大反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鸣认为,两个办法明确了售电公司的监管主体和增量配电网的规划主体,电力、价格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将对售电公司市场行为实施监管,而增量配电网应由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规划。2.国家发改委同意宁夏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复函》,明确提出将完善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市场化机制、建立有效竞争的现货交易机制、实施园区型售电主体直接交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等内容。
媒体观点:
新消息报认为,宁夏电力行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电价关系尚未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没有完全成形。现行上网电价管理执行国家定价,电价调整滞后于成本变化。其次,市场化交易机制尚待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不高。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此次获批的《方案》,对于宁夏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中国证券报认为,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宁夏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这是第二个获得批复的省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新电改综合试点扩围进程呈加速之势。
3.电改推进破茧,国网发文为售电公司提供服务
国网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单位“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售电公司、市场交易用户供电服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做好售电公司、市场交易用户的供电服务工作。并一同发布《售电公司业务办理服务指南(试行)》等三个文件。
媒体观点:
北极星电力网指出,电改的推进大势所趋,国网的态度在几经波折之后正逐渐明朗,通知中无论是分管领导亲自上门拜访亦或是调研信息做成周报由总部营销部督查的说法都充分显示了国网当下对开放售电市场的肯定态度(同样也意识到了紧迫性),该通知是否会成为国网进军售电公司的转折点,拭目以待。
经济学人认为,售电侧放开势在必行,国家电网从抗拒、到接受、到顺势而为、再到积极响应,一步步向好的趋势发展,电网成立售电公司是新一轮电改的必然产物。
4.上海市开展电力改革试点获批
10月20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复函,同意上海市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提出,力争2017年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3—5年全部放开除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
媒体观点:
北极星电力网认为,上海市成为了第23个进行电改的省级行政单位,也标志着我国电改进入了全面开花阶段。现阶段,上海市电力现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交易机制还不完善,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配置资源的能力还有明显差距;二是电价体系尚待理顺,未能及时反映供需变化,未能体现辅助服务价值。
劳动报指出,在配售电测改革方面,上海将结合自贸区、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区等实际情况,国网上海电力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资产视同增量配电业务,按照实际覆盖范围划分配电区域。5.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
据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10月17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市场管理委员会是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各类别市场主体代表组成的自治性议事协调机构,对于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各方意愿,保证电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成立会议上,推选了第一届市场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审议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媒体观点:
中国电力报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贯彻落实中发9号文件和改革配套文件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一步,对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和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观点: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韩君指出,当前,建议各位委员重点关注下列工作:一是研究建立跨区跨省交易规则;二是有效打破市场壁垒;三是努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五、电力改革政策
1.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上海电改相关交易方案讨论会
会议介绍了《上海市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工作方案(讨论稿)》等上海电改相关交易方案,与会各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结合上海的实际和特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会上,华东能源监管局指出,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方案有助于未来上海进一步合理消纳市外清洁能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也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交易规则,促进上海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积极有序推进。
2.国家发改委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推进电力行业信用建设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公开招投标的结果,引入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征信机构,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开展电力行业信用建设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委托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包括建立电力行业信用记录、参与电力行业准入备案和准入资质监管,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提供基本信用信息服务,实施电力行业信用监测等,为推进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奠定基础。
3.山西省出台电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
10月13日,山西省出台《山西省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以此提高供给效率,增强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