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企业而言,去杠杆是实现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的战略机遇。
陈进行表示,做强做优做大要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中转方式、调结构。具体而言,电源项目发展要更加注重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中寻找突破口、抢抓新机遇,不断赋予项目新内涵、新概念、新技术、新亮点,增强项目可批性和竞争力。非电产业发展要密切关注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拓展网络空间、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等重大政策变化,从中探索培育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效益增长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面对各种矛盾困难,十万大唐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面对有利局面,也没有好高骛远、骄傲自负。自我加压的干劲,锐意进取的闯劲,改革创新的钻劲,中国大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半时间中,可比经营利润在五大发电集团中位居前列;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达到31.88%;累计超低排放机组数量达到157台,容量6454.5万千瓦,占在役煤电机组容量的67.8%,居行业首位。
深化资本运作,提升资产质量
继2016年10月,国务院公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去杠杆的七种主要途径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重申,要通过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等,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
2015年,中国大唐旗下上市公司华银电力与湘潭发电公司、张家界水电公司、耒阳发电厂等大唐在湘优质资产成功完成资产重组,多重利好积极显现。股本成倍扩张,不仅令资本结构得以优化,资产质量得以提升,更令财务指标状况好转,资产负债率下降约1.21个百分点,有效改善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能力。
紧随其后,中国大唐开启了一系列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同年,桂冠电力获168.8亿龙滩资产成功注入,令其跃升为A股第二大水电公司。2016年,大唐环境在香港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21.45亿港元,改善了中国大唐环境产业资本结构及集团财务状况,打造了新的融资平台。
更值得一提的是,被业内誉为“EMBA教科书般”优秀案例的煤化工重组,更令中国大唐尝到了战略重组的甜头。
2016年12月28日,中国大唐与国新、诚通两家国资委下属投资平台公司签订协议,为集团全资子公司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上述两家战略投资者。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成功实现战略重组,为中新能化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7年,中国大唐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债转股政策落实。与此同时,煤化工板块全面落实陈进行董事长“加强管理、减少亏损、走出困境、稳步好转”的总要求,不断强化技术攻关和过程管控,主要项目产品产量明显提升,装置运行工况水平不断提高,为下一步可持续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时一年时间,中国大唐煤化工产业重组不仅一举移除多年羁绊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座“大山”,摆脱了近千亿低效无效资产的拖累束缚,封堵了经营“出血点”;更通过股权多样化,高端专业人才引入等手段,预计可令煤化工产业三年内扭亏为盈,彻底盘活占大唐资产比重15%的存量资产。
陈进行表示,要继续坚持突出精干主业强化核心能力,把准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方向。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把资源聚集到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和优势项目上来,培育电力央企科学发展的战略优势。
中国大唐已经将以资本运营为主线,加快优化股权结构列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之中,以此作为中国大唐落实去杠杆任务中一项长期坚持的实施路径,明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归母利最大化为原则,积极优化增量项目和存量资产股权结构,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将去杠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他任务相互协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中国大唐潜心践行,已深谙发展之道。
用愚公精神改造大唐,多措并举移除“三座大山”,为中国大唐挖潜出了难得的发展动能。扎实的成绩、务实的态度、科学的谋划,为中国大唐开创发展新局面注入了信心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