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联合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并网运行的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它的发电能力为1000瓦,所用锅炉的热功率为4800千瓦。这个太阳能热电站采用182面定日镜,其中镜面面积为50平方米的有70面,23平方米的有112面,镜面总面积达6200平方米。大部分为曲面聚光镜,每面聚光镜都由两台电动机带动,可绕垂直轴旋转,使镜面犹如向日葵一般能够跟踪太阳而转动。如果没有阳光,每个蓄热器所储蓄的热量足以使热电站维持运行30分钟。
而就在2013年8月,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我国首座自主知识产权光热发电站,也是亚洲首座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将并网发电。只见电站内耸立着一座高达119米的白色太阳能吸热塔,将地面上100组定日镜反射的太阳光能量尽收其中。蓄热器可储存约1小时发电用的热能。投产后,这个装机容量1兆瓦的电站每年可以发电270万度,相当于1100余吨标准煤产生的电量。
太阳能热电站虽然优点众多,但也有缺点,那就是占用地方大。一组定日镜占地100平方米,100组定日镜即使严丝合缝地凑在一起,也至少要占总计1万平方米土地。面对太阳能发电站建设面临的最大争议——大面积占用土地,总占地约300亩的八达岭电站也是未雨绸缪。土地被占用为电站前,是荒漠化土地,不宜用来耕种,建设电站后,人们在原来土地表面铺了一层土壤,同时使这里初步恢复了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