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Csx-2D钙钛矿电池结构与表征
(a)。电池结构;
(b).80个Csx-2D钙钛矿电池的性能数据统计;
(c).Cs5-2D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13.68%)器件J-V曲线;
(d)。外量子效率(EQE)曲线与电流随波长积分曲线;
(e)。器件正扫与反扫的J-V曲线。
图5:Cs0-2D和Cs5-2D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测试
(a)。在相对湿度为30%的环境条件下,未封装Cs0-2D和Cs5-2D钙钛矿电池的长期稳定性测量;
(b)。 未封装Cs0-2D和Cs5-2D钙钛矿电池在不同湿度下 (30%、65%、85%) 的耐湿测量;
(c)。未封装的 Cs0-2D和Cs5-2D钙钛矿电池在80℃惰性气氛下的稳定性测试。
【小结】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者通过对二维(BA)2(MA)3Pb4I13钙钛矿电池进行铯(Cs)掺杂来提升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与表面质量,进而提升器件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当铯掺杂浓度为5%时,器件的效率从0掺杂时的12.3%提高至13.7%。此外,在30%湿度情况下,经过1400小时后,器件的效率仍然保持89%。这将有助于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走向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