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秸秆表皮有断裂痕迹,有少量孔洞和被嵌入的小颗粒,图3a。对粉碎秸秆表皮表面进行观察,基本组织有被撕裂痕迹,细胞不完整,断面可见清晰的破坏结构,并沾有其他细小散粒体,图3b。秸秆心部的基本组织有断裂层,细胞呈蓬松的碎片状,见图3c。秸秆粉碎,只对断面组织有所破坏,粉碎秸秆散粒体内部仍保持原有基本组织形态。
2.2.3玉米秸秆颗粒燃料
秸秆压缩成颗粒燃料其基本组织扭曲变形严重,原有的基本组织形貌已不存在,粉碎秸秆散粒体已完全嵌合在一起。散粒体结合形式从横截面看,图4a,可分为三层,分别为中心层、过渡层、表层。中心层散粒体形貌清晰可见,见图4b,散粒体呈“平铺”姿势,表层的散粒体呈“站立”姿势,过渡层散粒体严重变形扭曲,散粒体压缩示意图5。粉碎后的秸秆大多为片状或长条状,极少为粒状,压缩过程由于模具孔侧面的限制,随着挤压流动靠近模具面的秸秆散粒体沿着侧壁向下运动,而中心散粒体由于上压力的作用被挤倒而平铺。成型过程中,原料散粒体仅形态等发生挤压变形,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明显的化学变化。
纵截面秸秆粉碎散粒体相互挤压,呈不规则的鳞片状,图6a。由图可见两条清晰的裂痕,且间隙较大,两裂痕间距离约40μm,断层可见秸秆散粒体的结构扭曲变形较严重,散粒体间完全交错糅合在一起,图6b。裂痕产生是由于压缩过程为间断性的,粉碎的秸秆散粒体是一层一层被挤压成型。这符合环模成型机理,成型机通过模辊间的物料及其摩擦力使安装在环模内的压辊自转,将物料钳入、挤压,最后成圆柱状从环模孔中被连续挤出来,试验用成型机为双压辊,即环模旋转一周,每个环模孔被挤压两次,为间断性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