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生物能发电 > 正文

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7-23 15:28:25 来源:网络

如图2所示,在当期给玉米价格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乙醇产量急剧下降,在第10期达到负向最小值一0.016,随后逐渐收敛为0。总体来说,玉米价格对乙醇产量有滞后效应,玉米价格的增加会引起乙醇产量在短期内快速下降,但在长期中这种影响越来越弱。作为美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玉米的价格上升挤压了乙醇企业的利润空间,引起产量下调。

2.4.2汽油价格冲击对乙醇产量的动态影响

如图3所示,在当期给汽油价格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乙醇产量短期内呈现稳定上升态势,在第35期达到正向最大值0.02,随后逐渐收敛,150期以后基本稳定在0.005的水平。这表明,在短期内汽油价格对乙醇产量的滞后效应明显,汽油价格的上升导致乙醇产量增加,长期中这种影响持续存在。美国乙醇汽油的掺混比例较高,除了各州广泛使用的E10、El5,高浓度乙醇汽油E85也已经进入终端市场,燃料乙醇对汽油的替代效应大于互补效应。

2.4.3国民生产总值冲击对乙醇产量的动态影响

如图4所示,在当期给国民生产总值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乙醇产量短期内上下波动,在第l3期达到负向最小值一0.004,随后该效应回调,超过零边界变成正效应并最终稳定在0.008的水平。总体而言,乙醇产量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产生正向响应,并在长期中持续。国民生产总值对燃料乙醇产业既有支撑作用又有带动作用,GDP增加会促使燃料乙醇产量上升。

2.4.4温室气体排放量冲击对乙醇产量的动态影响

如图5所示,在当期给温室气体排放量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乙醇产量波动剧烈,在开始阶段冲击效应为负,在第2期达到负向最小值-0.01,随后该效应回调,超过零边界变成正效应,第25期达到正向最大值0.014,随后逐渐收敛。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乙醇产量在长期中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这与预期不同。或许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生物燃料的影响是问接的,要通过民众的环保意识、能源集团的政治博弈以及政府行为等复杂因素的传导,最终效果出现偏差。

2.5方差分解分析

本文应用方差分解分析了每个结构冲击对变量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基于已建立的VAR(13)模型,对乙醇产量进行方差分解,以描述玉米价格、汽油价格、GDP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因素在乙醇产量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

由表3可知,乙醇产量在第一期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玉米价格、汽油价格、GDP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乙醇产量的冲击(即对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且这种冲击相对于乙醇产量自身的影响非常微弱,随后呈现逐期增强态势。到了第100期,乙醇产量的波动52.1%由自身解释,28.4%由汽油价格解释,13.7%由国民生产总值解释,4.1%由玉米价格解释,1.8%由温室气体排放量解释。相比其他变量,汽油价格对乙醇产量的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这表明在研究期内汽油价格是推动乙醇产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其他变量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差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这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一致。GDP对乙醇产量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几乎是玉米价格的两倍,说明GDP对乙醇产量的影响比玉米价格要大,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可以弥补成本增加对乙醇产业发展造成的损失。

3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1982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包含乙醇产量、玉米价格、汽油价格、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政策支持因素的VAR模型,分析了影响美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燃料乙醇产量与玉米价格、汽油价格、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汽油价格和GDP对乙醇产量有正向冲击作用,汽油价格和GDP的增加在短期内会对带动乙醇产量上升,长期中这种带动作用持续存在;玉米价格对乙醇产量有负向冲击作用,玉米价格增加使得乙醇产量在短期内快速下降,随后逐渐收敛为0;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冲击对乙醇产量的影响总体为负,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会使乙醇产量在长期中有所下降。

(2)政策扶持因素对燃料乙醇产量有显著正向影响。VAR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政策扶持变量对乙醇产量的回归系数为正,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可再生燃料标准”(RFS)的实施促进了美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是燃料乙醇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3)在长期中汽油价格和GDP对燃料乙醇产量的影响较大,而玉米价格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小。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燃料乙醇产量在短期内主要是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玉米价格、汽油价格、GDP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短期内对乙醇产量的冲击都非常微弱,随后逐期增强;在长期中,原油价格和GDP是燃料乙醇产量变动的主要因素,玉米价格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燃料乙醇产量变动的贡献度较小。

综上所述,政策扶持、汽油价格以及GDP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玉米价格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对美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因素的研究对我国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有以下启示:

(1)以法律为保障对燃料乙醇消费进行政府管制。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此可以借鉴美国发展经验,对燃料乙醇做出强制使用指令。具体来说,在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原油生产商、进口商等责任商提出燃料乙醇年度使用量的具体要求,规定各责任商在当年必须完成一定量的燃料乙醇使用责任。并建立监督系统,追踪各责任商的完成情况,对没有完成年度责任量的企业进行罚款。

(2)加大对纤维素乙醇的研发支持。考虑到我国的资源情况,未来燃料乙醇产业应以纤维素乙醇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大对纤维素乙醇的研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纤维素乙醇专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燃料乙醇企业的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大力推动创新型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纤维素乙醇专家库;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一批具有强劲带动作用的产业化项目。

(3)提高公众对燃料乙醇的认知,促进终端消费。乙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在我国推广使用的时间不长,公众对乙醇汽油了解不多,不利于燃料乙醇产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加大对燃料乙醇的宣传,利用媒体渠道提高燃料乙醇曝光率。宣传着重说明乙醇汽油在动力性能、平均油耗等方面与普通汽油差别不大,打消部分消费者对乙醇汽油的疑虑,同时还要强调燃料乙醇在治理空气污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政府可以联合燃料乙醇生产商、混配商等相关企业利用消费补贴、低价促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