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节能环保 > 正文

麻杆打狼两头怕 十万亿PPP为何成了国企的盛宴?

2016-07-03 10:13:52 来源:

有些地方都不想报了,“因为一旦报了,可能就要求他们必须得做。”

不想做的原因,当然是缺钱,“大部分也是报上去就报上去了,根本就没打算真正做,地方政府没钱,就在等政策呗,等着跟国家财政要钱。”该PPP中心主任说。

但既然上报项目占了坑,就必须得填坑。自从去年10月成立PPP咨询公司后,崔宏伟多次遇到来找他重新包装项目的地方政府人士,有一次某市政府的客户对他说,“我们领导很急,这个项目和社会资本方已经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已经报上去要做PPP,所以要重新包装一下,只要补上几个报告,保证审核的时候能够通过就行。”

这种事情并非个案。崔宏伟说,一开始好多地方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PPP是很规范的一件事,觉得可以先报项目上去,再暗度陈仓,后来发现不对劲,担心程序不合规通不过审核,有的地方政府就找上门来,要求从当时申报的时间起点开始,“倒回去把各种手续给他们做全,”崔宏伟说,“这样的情况,会留下巨大的窟窿,将来一旦产生法律纠纷,国家社会的损失会非常大。”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PPP业内人士都感觉,近年来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态度,变得更强势了。

曾经多年在央企做工程建设的中扶普惠投资董事长滕讯飞记得,六七年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都是求着企业。那时候地方政府需要修路、修污水处理厂,但财政支出很多,负债率又高,为了把面子上的工程做起来,一种方法是找央企,二是找房地产企业,允许企业低价拿地的同时负责修路。“那时候都是地方政府主动上门找企业。”他说。

但现在,“央企想见一个市长都要通过各种关系,地方政府总会说不缺钱。”滕讯飞现在大部分工作是给地方政府做产业基金,前不久他刚跟沿海某市领导吃饭,领导一上来就说,“我们不缺钱,农发行给我们400亿的支持,才1.7%的年利率。”

实际上,很多金融机构如国开行的贷款是完成对政府的信用评级、项目真正落地后才会真正放贷。等到项目真正实施之后,PPP项目一般是由建设方和资本方主导,地方政府官员无权左右,将来的运营期地方政府官员也没有话语权。

还有的地方政府在财税改革启动后,开始算账到底要不要做PPP项目。

一位地级市财政局官员曾经对滕讯飞私下埋怨,在营改增之后,地方上不是很喜欢做PPP了。原因是,原来工程建设中的营业税改成了增值税,税率从3.41%变成11%,这部分计入成本后,将来埋单的还是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算的另一笔账,是中央划定的10%的PPP财政支出“红线”。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委书记伍军在青岛的PPP论坛上说,“我们中西部绝大多数的县级市,每年财政总收入规模大约在30亿—150亿。如果是10%,就是3亿—15亿,如果我们以10倍的杠杆率,也就是说类似老河口这样的城市,每年PPP项目的投资总规模,应该在10亿—150亿之间。”

如果是这样的规模,“可能做三四个项目,10%的红线就达到了。”李竞一说。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