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火力发电 > 锅炉 > 正文

600MW级燃褐煤直流锅炉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分析

2018-05-28 15:26:20 来源:网络

在计算污染物年排放量方面,3台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以5500h/a,A机组、B机组、C机组烟气流量(660MW、BMR工况、吸收塔前总烟道)设计值分别为1018.56m3/s、1007.34m3/s、1021.42m3/s计算,3台机组NOX、烟尘、SO2的年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在NOX排放控制方面,C机组的年排放量为497.5t/a,为3台机组中NOX的排放量最少,比A机组少排放71.2t/a,比B机组少排放298.3t/a。在烟尘排放的控制方面,A机组的年排放量为20.2t/a,远低于B机组和C机组,比B机组少排放29.7t/a,比C机组少排放68.8t/a。在SO2排放量控制方面,A机组的年排放量为338.8t/a,低于其他2台机组,比B机组少排放199.7t/a,比C机组少排放292.1t/a。总体来看,3台机组NOX、烟尘、SO2年排放量均符合我国超低排放指标,在NOX排放控制方面,C机组优于A机组和B机组,在烟尘和SO2排放控制方面,A机组优于B机组和C机组。

5技术经济分析

5.1边界条件

对3台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进行经济性比较时,以机组负荷660MW、汽轮机THA工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500h/a、机组年发电收入差值为0元/a、标煤价213.9元/t(锡林浩特地区生产的褐煤折算后的标准煤价格)、上网电价为314.5元˙MW-1/h、水价13元/t、贷款利率5.9%等作为边界条件,进行分析。

5.2初投资比较

从初投资方面来看,脱硝系统、除尘系统、脱硫系统在设备本体、水工设备、电气设备、主厂房结构、土建费用、安装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3台机组脱硝系统、除尘系统、脱硫系统的初设收口投资比较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A机组初投资最大,为37305万元,比B机组和C机组分别多投资517万元、914万元,B机组、C机组在初投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5.3运行维护费用比较

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是考核机组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表7给出3台机组超低排放设备的各项费用,并以A机组的的各项费用为基准值进行差额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3台机组超低排放设备在电费和人工费用方面相近;在耗材方面,A机组比B、C机组分别高出107万元/a、99万元/a;在水费方面,A机组具有相当优势,比B机组、C机组低943万元/a、1069万元/a。综合比较,A机组的运行维护费用较低,比B机组、C机组低837.5万元/a、968.7万元/a。

5.4综合性技术经济比较

采用费用现值比较法对3台机组超低排放设备进行综合性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条件取:机组经济运行年限20a,现金折现率为0.07,20a年现金值系数10.594,计算结果见表8。

由计算结果可知,对B机组和C机组来说,20年累计节约的运行费用不足回收机组增加的初投资,A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要优于B机组和C机组,B机组的综合经济性居中,C机组的综合经济性最差。

6结论

对采用不同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3台燃高水份、高挥发份、中硫、低灰的低热值褐煤机组分析可知,3台机组污染物的脱除效率较高,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超低排放标准。实际运行测量可知,在NOX排放控制方面,C机组优于A机组和B机组。在烟尘和SO2排放的控制方面,A机组优于B机组和C机组。综合经济性分析可知,A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要优于B机组和C机组,B机组的综合经济性居中,C机组的综合经济性最差。

燃用高水、中硫、低灰的低热值褐煤选择适当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可以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在脱硝方面,建议采用尿素热解法降低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催化剂采用3层或3+1层的SCR装置。在除尘方面,建议采用干式静电除尘结合脱硫塔和冷凝塔内的“旋汇耦合”洗尘的协同脱除技术,将烟气出口烟尘浓度降至最低。在脱硫方面,建议采用零补水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降低脱硫耗水量,实现脱硫零补水。

对于高硫分、高灰分、低发热量的褐煤,考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即使采用超低排放技术仍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建议对入炉煤进行洗煤,降低入炉煤的含硫量和含灰量,根据实际入炉煤的煤质分析情况选择合适的超低排放路线。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