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改造可以从凝汽器的真空、端差以及凝结水的过冷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其进行改造,极大降低机组大修的概率,并缩短机组停机的时间,确保机组安全,体现经济性,进而全面实现节能降耗。
汽轮机启动的参数需要借助启动曲线,择优进行选择,我国冷态的启动压力通常是2.5-3.0MPa,区间的最高温度是400℃。传统的过程中,因为启动之前需要长时间预热,造成电厂的用电量大大增加,机组工作的效率没有提升,对电厂效益有很大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轮机在启动时,可以借助手动方式启动,将其真空状态维持在-60与-50KPa间,使蒸汽量进入的速度得到加快,并对膨胀的差值进行有效控制,大大降低发电的成本。目前,汽轮机一般使用定滑定的方法,不仅可以确保水循环稳定,还能够对水泵运行时临界的速度进行限制。
3.提高汽轮机缸效率,与机组通流的性能,这是对汽轮机节能降耗有决定的因素
缸效率使汽轮机把其它形式能源转变为电能的具体效率,我国的汽轮机标定值大于实际的效率,如果缸效率出现了降低现象,就增加了汽轮机整体的功耗。汽轮机组的流动性与效率成正比的关系,流动的面积越大,气流量就越大,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
4.汽轮机中主蒸汽的压力与温度也是决定汽轮能耗的重要因素
主蒸汽的压力与温度主要是汽轮机正常进行工作时,其蒸汽的压力与温度,蒸汽的压力与蒸汽的流量是反比关系,流量越大,压力就会越小。机组在运行时,如果燃料的供应出现不足现象,主蒸汽的压力与温度就会降低,最终损耗增加,降低运行的效率。因此要确保燃料的供应,提高运行的效率,进而降低损耗。
5.汽轮机出力系数对节能降耗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电力体系在一定的时间中会出现较大电力的负荷,产生较大的峰谷值,因此,汽轮机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整个电力系统负荷带来的变化,降低运行时的消耗。
6.要更新电厂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电厂运行效率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层出不穷,我国电厂的管理体制也不断完善。电厂的管理通常包括节能的指标、节能的监督、运行、机组的经济调度、设备的检修与燃料的管理等多个方面。节能管理是电厂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整个经营活动中都有体现,在这方面的管理中,电厂中相关部门要积极进行配合,做好相关的工作,制定出严格的节能规划,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可以在原来管理考核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组建专门进行考核的小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全面审查。对电厂汽轮机进行节能降耗时,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一些措施,在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前提下,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形成我国特色管理制度,使之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对降耗的因素进行分类和评估,并按照分类情况实行与之对应的制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的汽轮机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厂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电力行业在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对汽轮机进行节能降耗的途径也愈发多样,节能降耗要从多方面角度出发,从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入手,提高电厂领导层节能降耗的意识,制定出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发挥出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作用,保证电厂效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