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本分析
目前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的示范项目较少,成本方面可供参考的不多。
国家电网公司在河北省张北建设了风光储输示范项目,为100MW风电和40MW光伏项目配置了20MW/95MWh的储能,储能部分采用锂电池、钠硫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三种技术,由不同厂家提供,如下表所示:
该项目储能部分投资4亿元,每千瓦成本在2万元以上,是风电场平均单位千瓦投资(8500元左右)的2倍多。其工作寿命估计在5年左右。
2012年,龙源集团为其辽宁法库卧牛石50MW风电场配备了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置。该储能装置投资7000万元,相当于每千瓦14000元。输入输出比为1:0.7,充放电次数为2000次,全生命周期可吸收20GWh电能、放出14GWh电能,相当于度电成本5元,几乎是风电度电价格的10倍。
从容量上看,张北风光储输项目的储能容量占比约为14%,共可储95MWh电能,但该项目有40MW光伏发电,其出力特性与风电、储能如何互相作用不得而知。龙源法库项目是纯风电,参考价值更高一些,其储能占比是10%,可储10MWh电能。
如果根据龙源法库的经验为某300MW风电场按10%容量配置储能,需配置30MW储能,可储60MWh电能,仅是11月28日1:45-8:45时段限电量的零头。即使按20%配置,可储120MWh电能,仍然仅为该时段限电量的十分之一。关键在于,无论为风电项目配置多大的储能装置,基本可视为法库项目的放大版,其储电上网的度电成本均为5元,这说明如果仅为了解决限电问题为可再生能源项目配置储能,是不可能达到投入产出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