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隐患整治不到位。雁南煤矿KJF2000N安全监控系统2005年安装投入使用,自2012年开始安全监控系统厂家已不再提供技术服务和维护,导致系统监测分站老化、性能不稳定、功能不完善、监控不可靠 ,2017年已经被集团公司列为重大安全隐患,但至今没有完成整改。
5.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现场作业人员不掌握一氧化碳超限作业的危害,导致出现头疼、恶心等症状时,没有判断出是由一氧化碳造成的,继续作业,最终造成24人不同程度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
6.事故汇报不规范、不及时。当班瓦检员范玉彬发现一氧化碳超限向矿跟班领导总工程师田瑞军、通风队队长褚洪涛汇报,但三人均未按《雁南煤矿I0128207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规定向矿调度进行汇报。4月19日18:40,雁南煤矿共有24人出现不同程度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20:50左右才向大雁集团公司汇报,大雁集团公司23:47才向集团公司生产指挥中心报告,雁南煤矿、大雁集团公司均未按照《 神华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015)》中“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并在1小时内将事故快报报至集团公司应急值守办公室”的要求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7.安全监管不到位。大雁集团公司虽然在雁南煤矿工作面回撤前召开了专题会议,布置了回撤面防灭火的相关工作,但对雁南煤矿回撤工作面防灭火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跟踪督办不到位。
六、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认定此事故为一般事故。大雁集团公司按照《国家能源集团职工违规违纪处理办法(试行)》、《神华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神华安〔2010〕133号)和《大雁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神雁安〔2017〕73号),结合事故调查分析和责任认定,对事故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处理。
七、事故防范措施及要求
(一)全面开展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各单位要针对雁南煤矿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立即组织开展一次防灭火专项检查。对于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按照“一般隐患问题立查立改,重大隐患问题五定挂牌督办”的原则,进行整改落实。在未查明采空区是否存在高温点或火区、小煤窑或地表火区危害是否消除之前,立即停止受火灾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坚决杜绝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二)全面加强安全监控和检测管理。各单位要对安全监控系统按照装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完善、数据是否准确、断电是否可靠、维护是否到位、处置是否有预案,进行一次全面会诊,一旦发现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要限期完成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系统升级改造前要加大现有监控系统日常检查维护力度,缩短调校周期,确保系统可靠、监控有效、维护及时、管理到位。要配齐配足CO便携式检测报警仪,明确必须佩戴的具体岗位人员。要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的作用,一旦发现自然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必须立即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做到自然发火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三)严格加强火区管理。凡存在火区威胁的煤矿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待确认火区威胁消除后方可生产。已封闭的火区或高温点,必须定期检查封闭墙内外的空气温度、一氧化碳和瓦斯浓度等气体成分,发现火区封闭不严或有异常情况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所有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必须制定启封计划和安全措施,并报子公司审批确认后,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四)强化防灭火技术管理。所有矿井必须确定各煤层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建立并落实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要根据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合理确定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回采和回撤期限。开采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或不留煤柱,不丢或少丢浮煤。采面不能正常推进时,必须采取控风手段,实施注浆、注氮、注二氧化碳等专项措施,防止采空区浮煤氧化自燃。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及时封闭采空区,并按规定定期检查,出现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要加强矿井通风管理,降低工作面进风侧、回风侧的风压差;加强地面巡查,及时封堵地表裂缝,减少采空区漏风,严防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
(五)做好外因火灾防治工作。井下皮带、电缆、空气压缩机必须选用取得“MA”标志的矿用产品,入井前必须严格检验,使用中必须定期进行检修、测试,确保运行可靠、保护齐全。井下皮带电缆必须阻燃,严禁违规使用电气焊。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皮带、电缆防灭火新技术,研究替代井下电气焊的新工艺,加强现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井下外因火灾事故发生。
(六)深入推进风险预控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落地。各单位要从区域、设备、流程三个维度,按照辨识、评估、管控、监测、预警的步骤,抓好全业务范围、全工作流程、全作业过程中的风险预控工作,切实做到将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将隐患管控挺在事故前面。要全面抓好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完善落地,加大现场执行情况监督考核,坚决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全面提升风险预控管理水平。
(七)强化应急管理与培训工作。各单位切实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日常培训和演练,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均能熟练掌握必备的应急常识,科学地应对和处置现场突发情况。要严格落实事故上报制度,严禁出现瞒报、迟报、谎报漏报行为,一经发现严肃追究公司、矿(厂)主要领导责任。
各公司、各单位都要认真吸取事故深刻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