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节能环保 > 正文

中国生态40年巨变:从环保人觉醒到执政硬任务

2018-12-18 17:00:24 来源:网络

摘要:梳理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淡化了GDP考核,环保变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的“硬任务”,而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要求。

2010年7月的一天,在四川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记者亲历了一场对话。

这是一次世界最高海拔的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对话——从海拔5588米的雪山之巅,到海拔4200米的雪宝顶大本营,5名登山者与国内外13所高校的23名大学生,通过对讲机共同探讨环保之策。

此时的雪宝顶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纯净。与记者多次见到的珠穆朗玛峰不同,雪宝顶上的冰川面积并不大,冰川下部已成块成块地断裂,山腰和山脚多是碎石坡。站在大本营,肉眼就可以看到雪山之巅裸露的黑褐色岩石。

在最近十年中,类似的雪宝顶对话无时无刻不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着。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环保意识觉醒的最显著标志,进而推动的是整个中国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

2018年4月16日,生态环境部揭牌成立。

环保人觉醒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虽然环境污染并不重,但生态已遭受到严重破坏。

历经“大跃进”、十年动乱等震荡,大量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由于不重视污染控制,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到国人的身心健康。

“那个时候,衬衫穿不了一天就黑了。好像没有哪一座城市不是黑乎乎的。工厂的烟囱肆意地吐着五颜六色浓烟,喷着黑烟的汽车在大街上行驶,从工厂排出的黑臭污水直接流进河里。人们对此司空见惯。”一位环保人士对记者说。

而在当时,许多人仍然盲目地认为,环境污染是西方世界的不治之症,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环境污染。

1972年,中国派团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的几年,第一批“环保人”开始觉醒,意识到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峻性。

曲格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先后担任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代表、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面临着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不仅是一个大气污染,还有水污染、土壤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大。”曲格平说。

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也承认,“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环境保护理念从无到有,环境保护工作开始逐步开展。”

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1978年,新中国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上大学时,中国只有《宪法》《刑法》《婚姻法》等不到十部法律,但却有《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好奇于法律为什么要‘试行’,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够把这两个字去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吕忠梅说。

这之后的几十年间,吕忠梅见证了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不平凡历程:环境立法从一部“试行”法到今天的37部法律,环境管理机构从1982年的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局到现在的生态环境部,环保法庭从2007年的一个到如今的1200多个……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