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指出“为引导电网合理投资,条件成熟的地区,准许收益率可在上述定价公式基础上,根据电网的资产实际利用率、供电可靠性及服务质量相应上下浮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建立考核电网企业供电可靠率、服务质量等的输配电价调整机制”,“供电可靠率、服务质量等超过规定标准一定幅度的,可适当提高下一监管周期准许收入;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降低下一监管周期准许收入”,这为在输配电价监管中融入服务质量考核,将电网企业收入与服务水平挂钩埋下伏笔,促使电网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办法》明确“可以探索结合负荷率等因素制定输配电价套餐,由电力用户选择执行”,为丰富输配电价结构,引导优化用电行为,增加市场活力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过去电网企业主要通过收取卖电和买电的差价获取利润。改革后,将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收取 过网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施子海表示,输配电价改革是“管住中间”的关键改革措施,目的是转变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打破电网在“买电”和“卖电”的两头“双重垄断”。
国家电网“走出去”
实际上,随着电改如火如荼地推进,电网公司的投资仍在进一步加大。根据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提供的数据,1——10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100亿元,同比增长28.5%。
有电网内部人士指出,现代商业模式中,电网公司应尽早拥抱新技术、新思路、新模式,整合数据信息、利用金融工具、拓展营销手段,方能在互联网+浪潮中存活下来。
与此同时,电网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便多角度、多领域抵制风险。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电网境外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达到400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全部盈利。
今年10月,国家电网中标希腊独立输电运营公司24%股权私有化项目。同期,签约收购巴西最大私营电力公司——CPFL公司54.64%股权。此外,2014年与巴西电力公司联合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项目,成为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2015年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首次独立实现特高压投资、建设、装备、运营一体化“走出去”。
目前,国家电网先后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意大利等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投资、运营骨干能源网公司,业务布局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的延伸。同时,国家电网以工程EPC总承包为重点,建立从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全方位“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十二五”新签合同额233亿美元。
另外,据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电网境外投资项目做一个成一个,项目无一亏损、全部盈利。
而电网公司的积极应对也是应有之义。中金公司认为,从目前的电改方向来看,拥有地方电网资产或者具备提供综合能源服务能力的公司、具备总包资质的配电设备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