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电力政策 > 正文

厦门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所有燃煤电厂实施除尘、脱硫、脱硝技改

2017-02-17 15:26:05 来源:网络

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制度体制的绿色转变,生态文明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和推进的重点,在顶层设计、政策取向、体制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将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良好机遇。中央支持福建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保护机制,为厦门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平台,有利于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环境压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适应经济新常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相协调。“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资源环境要素投入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下降,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逐年下降,污染物排放进入收窄期,环境压力呈高位舒缓态势。经济新常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在向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方向调整,有利于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3)新《环保法》和《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实施,为环境质量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新《环保法》和《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形成了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多元治理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全面、多元、深入地构建政府责任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4)公众环境意识提高,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日益高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更加坚定,全民上下有望统一思想,真正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社会氛围。

2.面临挑战

(1)资源能源约束趋紧,资源能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

厦门市生态优势比较明显,但也面临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压力。“十三五”期间,在中央支持福建厦门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福建厦门作为全国第二批自贸园区建设试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和对台战略支点城市的基础上,厦门将进入城市转型和跨岛发展的加速期,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进一步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用地保护的冲突将会更加突出。厦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城市供水水源80%来自市域外的九龙江,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超载严重,且赤字有扩大的趋势。厦门城市生产生活能源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是典型的能源消费型城市,但能源自给率不足1%,主要依靠外运,能源利用对域外的依赖性强。

(2)环境污染负荷较大,环境质量改善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尽管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但污染承载空间有限,建成区大气污染负荷已明显超过其承载能力,传统煤烟型污染与臭氧、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新污染复合,治理难度大,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厦门市河流短小,河流生态补水不足、生态净化能力减弱,地表水体中,除九溪和后溪化学需氧量尚有部分剩余容量外,其它溪流化学需氧量和所有溪流的氨氮均没有剩余容量。近岸海域除了化学需氧量入海量小于其环境容量外,氨氮的入海量和环境容量基本持平,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入海量均已超过环境容量。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自然生态空间迅速减少,河流大面积渠道化、硬质化,临海湿地大面积消失,部分地区生态功能严重退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节能减排的继续推进和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战役的打响,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环境质量改善将得到逐步改善,但由于污染的累积和复合影响,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短期内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