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的区域联合预警机制,提升大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能力,提高预报准确性,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预案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地级及以上城市及时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和污染物来源解析,科学制定针对性减排措施,每年更新应急减排措施项目清单。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的有效性。强化监管和督察,对应对不及时、措施不力的地方政府,视情况予以约谈、通报、挂牌督办。
(二)打好水污染防治歼灭战。
实施以控制单元为基础的水环境质量管理。划定陆域控制单元,建立流域、水生态控制区、水环境控制单元三级分区体系。施以控制单元为空间基础、以断面水质为管理目标、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优化控制单元水质断面监测网络,建立控制单元产排污与断面水质响应反馈机制,明确划分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责任,从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完善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补偿机制,建立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落实控制单元治污责任,未达到目标控制要求的控制单元要制定达标方案,明确防治措施,定期向社会公开进展情况,必要时对未按期完成改善目标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水质优良的控制单元,采取水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水质不退化。自2017年起,定期向社会公开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