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电力政策 > 正文

《安徽省滁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09-18 16:39:12 来源:网络

(一)推进燃煤火电有序发展。紧密围绕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和长江北岸新型产业发展基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力优化电力能源供应,力争布局燃煤发电项目,发展热电联产。四、主要任务

1. 力争布局大型清洁燃煤机组。依托国家政策,着力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高效环保机组,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开工建设大唐滁州电厂项目,采用66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

2. 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科学编制热电联产规划,结合城市热网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小锅炉替代等情况,围绕全市化学工业、生物医药、橡胶、食品加工等主要用热企业,加强来安经济开发区、定远经济开发区等用热集聚区的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研究,统筹建设高参数、环保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热电联产项目,同步配套建设高效、快捷热力管网,提高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水平。企业自备热电项目应与周边区域热源、热用户和电网相衔接。

3. 加快现役机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定远华塑等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到2020年,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00克/千瓦时,30万千瓦及以上现役燃煤火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

(二)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生态环保措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并举,加快太阳能开发建设;加快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加大生物质能利用;积极推进琅琊山可变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争取示范试点;推广热泵系统、冷热联供等技术应用,扩大地热能和空气能利用。

1.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为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利用我市低风速资源,“十三五”期间,在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基础上,加大低风速风资源开发利用力度,通过加强风能资源勘查和采用先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开发规模,重点建设明光30万千瓦、来安20万千瓦、全椒20万千瓦、定远20万千瓦、凤阳10万千瓦等规划项目,2016-2020年规划新建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到“十三五”末全市累计建成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强化低风速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我国内陆低风速风力发电示范基地品牌。结合电网布局和电力负荷分布特点,综合考虑资源、土地、交通以及自然环境等建设条件,重点依托已建成投运的风电场,按照“因地制宜、就近接入”的原则,积极探索发展分散式风电。落实风电开发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及时组织开展后评价,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风电和环境协调发展。

2. 加快太阳能开发建设。加强地面光伏电站规划管理,做好电站建设与电网接入、土地利用等有效衔接,按照就近接入、就地上网、积极稳妥、有序发展的原则,优先利用废弃矿山、滩涂、荒山荒坡、闲置水面等未利用的土地,结合农业大棚、渔业养殖等因地制宜建设地面光伏电站。支持天长等湖泊水面资源丰富地区通过先进技术示范和规模化开发建设国家“领跑者”基地。以定远县为重点,兼顾有扶贫任务的其他县(市、区),选择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户用和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全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有利契机,支持在用电量大和用电价格高的工业园区、大型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党政机关等公共建筑,城镇集中小区和农村房屋,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争取到2020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0万千瓦。

3. 加大生物质能利用。抓住当前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发电,实现秸秆规模化、能源化利用,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鼓励热负荷较大且稳定的工业园区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在天长、定远、凤阳(2个)、明光、南谯等地建设农作物秸秆电厂,装机规模16.2万千瓦。合理规划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重点在人口密度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鼓励建设跨区域服务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规划建设定远、凤阳、滁州二期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装机规模3.1万千瓦。推广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发挥生物质布局灵活优势,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气炭电热多联产,在当地用户侧直接替代燃煤,支持开展生物质能与其他清洁能源互补,有效应对大气污染。

4. 示范试点可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积极推进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国内首台首套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示范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上水库利用龙华寺沟新建水库,下水库对已建的红花桥水库进行适当改建,额定水头114米左右,可安装单机容量为150兆瓦到200兆瓦,总装机容量600兆瓦左右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5. 积极推广地热能利用。积极推进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在资源条件优越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结合日益增长的建筑节能和提升居住舒适度需要,扩大空气源热泵工程应用规模,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公共大型建筑及住宅小区等在资源条件具备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地热能供热制冷。

专栏2:“十三五”新能源建设重点项目

风力发电:建设南谯黄泥岗,天长杨村,来安舜山、张山、半塔、月亮山,全椒石沛、猫头山、新庄、隆兴,定远藕塘、范岗、拂晓、三和集,凤阳石门山,明光东山、紫阳、古沛、桥头、栖凤、自来桥等项目,装机规模100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地面光伏电站方面,重点在天长、定远、凤阳等地利用荒山荒坡、闲置水面等未利用的土地,结合农业大棚、渔业养殖等因地制宜建设地面光伏电站,装机规模50万千瓦。光伏扶贫工程方面,以定远县为主,兼顾有扶贫任务的其他县(市、区),装机规模10万千瓦左右。屋顶分布式光伏方面,重点在工业园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开展,装机规模20万千瓦左右。

生物质能发电:秸秆发电方面,续建光大南谯、定远、神光凤阳3个项目,装机规模7.2万千瓦;新建上海电气天长、光大凤阳、国祯明光等3个项目,装机规模9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建设定远、凤阳、滁州二期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装机规模3.1万千瓦。

(三)加强输配电网建设。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可靠性、促进智能化为目标,着力完善主、配电网建设,重点解决城乡配电网发展薄弱问题,满足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

1. 提升主网供电能力。积极衔接全省超高压电网建设进度,优化调整电网结构,加强受端网络的建设。新建500千伏同乐变1座,新增主变容量200万千伏安,累计建成50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450万千伏安(其中清流变150万千伏安、鹭岛变100万千伏安、同乐变200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43.4公里。逐步实行分层分区建设要求,建设网络清晰、安全可靠、满足N-1要求的220千伏电网。“十三五”期间,计划安排建设220千伏变电站7座,新增变电容量180万千伏安,至2020年滁州电网220千伏变电站将达到20座,变电容量543万千伏安。同时,以环网结构为主,继续优化220千伏网架结构,至2020年新建220千伏线路504.4公里,累计建成线路1667.55公里。

2. 完善城市配电网建设。全面提升配电网技术装备和智能化水平。“十三五”期间,计划安排建设110千伏变电站22座,新增变电容量151.3万千伏安,新增线路372.6公里。至2020年,滁州电网拥有110千伏变电站52座,变电容量489.6万千伏安,线路1789.25公里。同时,在城市区域内逐步削减35千伏变电站,积极开展10千伏配电网建设,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配电网。2020年,中心城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

3. 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力度,统筹推进光伏扶贫配套电网、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建设,适度提高电网建设标准,增加农村地区35千伏变电站布点,基本实现“一乡一站”目标,对老旧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进行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完善网架结构,基本解决农村电网低电压和“卡脖子”问题。2020年,农网户均容量达到2.8千伏安。

专栏3:“十三五”电网建设重点项目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同乐变1座,新增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线路43.4公里。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续建滁州团山(会峰)、定远韭山(青洛)、明光贺庄等3个输变电工程;新建滁州会峰、天长护桥(永丰)、陆营、来安相官等4个输变电工程;建设滁州清流-定远2854线π入嘉山变、500千伏同乐变220千伏配套工程、滁州嘉山-贺庄第II回、黄栗树-华兴π入同乐变等线路工程。新增220千伏变电站7座,新增变电容量180万千伏安、线路504.4公里。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续建滁州长江、来安半塔2个输变电工程;新建滁州大学、天长沃公、建华、来安苗圃、定远漆园(池河)、明光红星等6个输变电工程;扩建滁州新华、南谯乌衣、新塘、天长关塘、郜山、全椒太平、定远姜兴、双塘、张桥、凤阳欢塘、东华、明城、明光古沛、龙山等14座变电站;建设滁州会峰变、天长护桥变、明光东山风电等线路工程及配套工程。新增110千伏变电站8座,新增变电容量151.3万千伏安、线路372.6公里。

(四)扩大石油天然气利用规模。统筹规划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布局,推进长输管道、独立供气和应急储备设施建设,保障安全稳定供应,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

1. 积极推进油库建设。以市场需求和资源布局为导向,整体规划、优化流向,加快沿江和皖北等跨市成品油管道建设,加强油库建设,提高管道对市场的覆盖率,提升油品储运能力。规划建设凤阳-明光-天长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库,其中凤阳港区油库项目拟建总容积5万立方米成品油库,并配套建设岸基加油站一座。

2. 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我市境内天然气主要依靠外部输入,作为安徽省与外省重要的燃气接入地,肩负着保障全省天然气供应的责任。按照实现跨区域资源调度、大范围市场辐射,全面带动支线建设和市场开拓的要求,加速形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干线管网,规划建设中海油江苏滨海LNG配套管线滁州段(天长-来安-滁州-全椒)国家级干线和五河-明光-来安省级干线。依托国家和省级干线管网,推进覆盖沿线县城、主要园区、重点乡镇和企业的支线管道建设,新建支线管道原则上就近从省级干线管网接入,规划建设徐矿铜城-天长、瑞通定远-明光-凤阳天然气支线,确保在2017年实现天然气支线“县县通”。远离干线管道和边远地区、乡镇等,因地制宜发展独立供气设施。

3. 增强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在发展天然气产业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天然气管网与调峰、储气设施建设的匹配问题,建立接收规模较大、层次较多和相互接济的接收和储存体系,除输气管道外,统筹规划建立规模较大的LNG接收站和LNG储气站等,使天然气供应体系更加完善。探索建立天然气应急保障机制,为应对天然气调峰和应急需求,建立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加强气量的及时调配工作。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