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电厂化学 > 脱硫 > 正文

采用纳滤膜深度处理燃煤锅炉电厂脱硫废水

2017-09-16 09:47:50 来源:网络

2.5浓缩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表1给出了不同浓缩比条件下的膜通量、出水中盐分含量、盐分截留率估算值及原水浊度变化。随着浓缩比的增加,原水中盐分浓度增大,操作压力不变的条件下,膜通量下降,浓差极化现象加剧,盐分的透过率增加,截留率减小,滤液中盐分含量增加。由表1中各盐分截留率可以看出,在不同压缩比条件下,二价离子的截留率仍高于一价离子。

表1不同浓缩比条件下纳滤处理效果及原水浊度

废水零排放

采用VisualMINTEQ3.1软件模拟计算不同浓缩比条件下原水中硫酸钙饱和指数,结果见表2。硫酸钙晶体的饱指数增加,沉淀析出的可能性增大。当浓缩比达到1.75时,开始出现的白色结晶物。图6为浓缩结晶物的实物照片、SEM和XRD照片。综合分析,纳滤浓缩结晶产物为硫酸钙晶体。因此,在纳滤处理过程中,及时去除硫酸钙结晶产物是控制膜污染和减少膜清洗次数的关键。

表2不同浓缩比条件下原水硫酸钙饱和指数模拟计算结果

废水零排放

废水零排放

图6结晶析出物

2.6纳滤出水水质

在操作压力为2.50MPa、操作温度为25℃条件下,纳滤原水处理前后水质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纳滤膜处理后的水质满足谢春霞等[23]讨论的回用水用于湿法脱硫系统工艺水的水质要求。

因此,对脱硫废水化学沉淀处理出水进行纳滤膜处理脱盐,其出水可以满足湿法脱硫系统工艺水的水质要求,实现电厂节约用水和减少排放量的目的,并且对实现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表3纳滤膜处理前后水质分析

废水零排放

3结论

1)增大操作压力有利于提高膜通量,但操作压力过高,浓差极化较为严重,易造成膜堵塞,且盐分的截留率变化不大,因此操作压力控制为2.5MPa较为合适;操作温度升高,膜通量增大,但盐分的截留率减小,将操作温度控制在25℃较合理;膜通量以及盐分的截留率随操作时间都不断减小,建议每隔5.3h清洗一次;浓缩比增大,膜通量和盐分的截留率下降,当浓缩比达到1.75时,开始析出硫酸钙晶体,及时去除硫酸钙结晶产物是控制膜污染和减少膜清洗次数的关键。

2)原水中Al3+和PAM的存在均对纳滤膜通量和盐分的截留率有消极影响,Al3+的影响较PAM更为严重,并且建议预处理过程中适量使用预处理药剂,有助于降低膜污染程度,提高深度处理效率。

3)纳滤膜深度处理脱硫废水,可使出水水质满足湿法脱硫系统工艺水的水质要求,实现电厂节约用水和减少排放量的目的,并且对实现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