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1 现象
1) TSI画面显示机组轴承振动增大。
2) 机组发出异音、润滑油压、油温异常。
3) 转子振动大声光报警,机组轴承振动大报警。
4) 就地测量轴承振动明显增大。
5) 支持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可能升高。
7.4.7.2 原因
1) 油温、油压异常,引起油膜振荡。
2) 进入轴瓦油量不足或中断,油膜破坏。
3) 油中含有杂质,使轴瓦钨金磨损或油中进水、油质乳化。
4) 轴承松动或损坏。
5) 蒸汽参数、机组负荷骤变。
6) 左、右侧主汽门、调门开度不一致,蒸汽流量偏差大。
7) 汽缸两侧膨胀不均匀,滑销系统卡涩。
8) 排汽装置真空低。
9) 汽缸金属温差大引起热变形或大轴弯曲。
10) 轴封损坏或轴端受冷而使大轴弯曲。
11) 叶片断落和隔板变形。
12) 转子部件松动或转子不平衡。
13) 前轴承箱内运转部件脱落。
14) 发电机励磁机引起振动。
15) 汽轮发电机组各轴瓦地脚螺丝松动。
16) 汽轮机产生动静摩察。
7.4.7.3 处理
1) 机组振动达110μm报警,应适当降低负荷,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并汇报值长,必要时通知检修处理。
2) 若机组负荷或进气参数变化大引起振动增加,应稳定负荷及进汽参数,同时检查汽缸胀差轴向位移、上下缸温差,待上述参数符合要求、振动恢复正常后再变动负荷。
3) 检查润滑油压力、温度是否正常,并按要求进行调整。
4) 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清楚听出机组内部发生金属响声,应迅速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5) 倾听机内声音,检查各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是否升高,并判断轴承是否损坏。
6) 联系电气人员检查发电机定转子电流情况并消除不平衡因素。
7) 经处理无效,机组振动达260μm,或汽轮机内有明显的金属摩擦撞击声时,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8) 启动、停机时发生异常振动动: 启动升速中,600r/min以下转子偏心超过50μm,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以下时,轴承振动超过30μm应立即打闸停机。机组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振动超过100μm或轴振超过260μm,应立即打闸停机,严禁强行通过临界转速或降速暖机。汇报单元长值长/副值长,查明原因,消除后方能重新启动。
7.4.8.1 现象
1) DEH、TSI、DCS汽轮机超速报警发出。
2) 机组突然甩负荷到零,机组发出不正常的声音。
3) 汽轮机转速超过正常值并继续上升。
4) 主油泵出口压力、润滑油压力增大。
5)机组振动大。
7.4.8.2 原因
1) DEH控制系统工作不正常,存有缺陷。
2) 汽轮机油质不良,使调节保安系统拒动,失去保护作用。
3) 因蒸汽品质不良,主汽门和调门门杆结垢,造成汽门卡涩而不能关闭。
4) 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失灵,高加疏水汽化,供热系统蒸汽倒灌进入汽轮机。
5)冲转前检查发变组无并网信号。
7.4.8.3 处理
1) 机组甩负荷到零后,转速达到3090r/min,检查OPC保护动作,高中压调门、高排逆止门、各段抽汽逆止门应关闭,若没有关闭的应设法将其关闭,检查机组转速下降,机组转速降至3000r/min左右维持运行,查清甩负荷原因,消除后将机组并列。
2) 机组转速升至3300 r/min,检查机械超速保护或遮断电磁阀保护应动作。否则应手动打闸,确认高中压主汽门应关闭、各抽汽逆止门关闭,并检查各抽汽电动门关闭。切断汽轮机各种可能进汽,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3) 汽轮机与外界系统隔绝后,汽轮机转速仍没有降到脱离危险的程度或不再下降时,应联系锅炉开启向空排汽,关闭三抽至辅汽联箱供汽电动门,检查关闭辅汽联箱至除氧器电动门,彻底消除汽轮机的各种进汽。
4) 汽轮机超速停机后应消除引起超速的原因,并经校验合格后方可重新启动,根据超速试验有关规定决定是否进行超速试验,再次启动时应加强对机组的全面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加以消除。
7.4.9.1 现象
1) DCS显示轴承温度高报警。
2) 就地轴承回油温度表指示高。
7.4.9.2 原因
1) 润滑油温度高或压力低,油质不合格。
2) 轴承进、出口油管堵塞。
3) 轴承动静间隙调整不当。
4) 轴封漏汽过大。
5) 机组振动大。
6) 机组过负荷或凝结器真空低。
7)轴瓦损坏。
8)汽轮机配汽方式不合理。
7.4.9.3 处理
1) 轴承温度高报警,应加强监视。
2) 各轴承温度普遍升高,应检查油温、温压是否正常,否则应调整正常。应检查油质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就加强滤油或换油。
3) 个别轴承温度高,就地倾听轴承内有无金属磨擦声和观察轴承回油情况,当温度高报警时减少机组负荷。
4) 若轴封压力高,轴封漏汽量大,应检查轴封汽源调节阀,调节轴封压力至正常值。
5) 汽轮机各轴轴承温度、推力轴承温度达105℃或轴承回油温度达75℃,应手动紧急停机。
6) 注意调整机组负荷或排汽装置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