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能源 energy sources
提供各种能量的资源,包括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0.2 一次能源 primary energy
自然界中以天然的形式存在的,未经过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燃料、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2.0.3 二次能源 secondary energy
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
2.0.4 能源介质 energy 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也称作耗能工质。它是由能源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成的非热性属性的载能体。
2.0.5 高位发热值 high calorific capacity
指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包括燃料中所含水分生成的水蒸气和燃料中氢元素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时的发热值。
2.0.6 低位发热值 low calorific capacity
指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值。
2.0.7 当量标准煤 coal equivalent
规定的一种能源计量单位,其发热量等于29307.6kJ 的能源量,称为1千克标准煤或当量煤。
2.0.8 能源当量热值 heat value equivalent of energy
单位能源物质的热功当量。1kW. h电能的当量热值为3600kJ(或860kcal的热值),等于0.1229kgce。
2.0.9 工序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of procedure
工序能耗是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简称,指在统计期内,该工序每生产一吨合格工序产品,扣除本工序回收能源量后的各种能源消耗总量。
2.0.10 吨钢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ton of steel
指钢铁企业在统计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吨钢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量。
2.0.11 吨钢可比能耗 the comparabl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ton of steel
指钢铁企业在统计期内,每生产一吨粗钢,从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直至企业最终钢材配套生产所需的能耗量及企业燃料加工与输送、机车运输能耗及企业能源亏损分摊在每吨粗钢上的能耗量之和。不包括钢铁工业企业采矿、选矿、铁合金、耐火材料制品、碳素制品、煤化工产品及其他产品生产、辅助生产及非生产的能耗。
2.0.12 余能 waste energy
某一工艺系统排出的未被利用的能量,可分为余热和余压。
2.0.13 余热 waste heat
在某一热工艺过程中未被利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热能。按载体形态可分为固态载体余热、液态载体余热和气态载体余热。
2.0.14 余压 waste pressure
指工艺设备排出的有一定压力的流体。按载体形态可分为气态余压和液态余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