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电力政策 > 正文

陕西渭南市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7-03-06 13:32:38 来源:网络

近日,渭南市发改委公开《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关于“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的综合应用进行了详尽分析及规划。

太阳能产业部分如下:

5.2 太阳能综合应用

5.2.1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

(1)资源储量丰富

我国幅员广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根据气象部门的调查、测算:我国太阳能年总辐射量最大值在青藏高原,高达9000MJ/m2,最小值在四川盆地,仅3300MJ/m2,从大兴安岭南麓向西南穿过河套,向南沿青藏高原东侧直至西藏南部,形成一条等值线。此线以西为太阳能丰富地区,年日照时数≥3000h,这是这些地区位处内陆,全年气候干旱、云量稀少所致。此线以东地区,既我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四川为最小,由此向南、北增加,广东沿海较大,台湾和海南西部可达2400h/a-2600h/a;内蒙古东部、华北较大,至东北北部又趋减小。

太阳能是我国总储量最为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占国土面积2/3以上,是我国继水电、风电之后最具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近几年及今后将受到各界越开越广泛的重视,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图6.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单位:MJ˙m-2˙a-1)

(2)产业发展迅速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光伏电站3712万千瓦,分布式606万千瓦,年发电量392亿千瓦时。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完成了2015年度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光伏制造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撑。全国大多数地区光伏发电运行情况良好,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目前光伏发电已经呈现从西北向中东部转移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格局。中东部地区有6个省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分别是江苏(422万千瓦)、河北(239万千瓦)、浙江(164万千瓦)、山东(133万千瓦)、安徽(121万千瓦)和山西(113万千瓦)。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和江苏居新增装机前三位,分别为210万千瓦、187万千瓦和16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较大的地区有浙江(121万千瓦)、江苏(119万千瓦)和广东(57万千瓦)。

(3)陕西省开发利用情况

至目前,陕西省并网光伏项目建成容量520MW(13个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建成容量30MW,核准、在建并网光伏项目容量1750MW(21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并网光伏项目容量7234.5MW(96个项目),合计9504.5MW(130个项目)。

表6.1陕西省并网光伏项目建设现状统计汇总表(MW)

5.2.2太阳能开发利用模式

国内目前太阳能发电模式主要有集中并网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

(1)集中并网光伏电站

大型地面光伏发电,主要选取荒漠戈壁、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建立一定规模的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的发电模式。光伏发电系统所生产的电力电量由所在地电网经营单位收购,以升压方式通过输电系统实现在电力系统消纳的光伏发电方式。这种模式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合理的上网电价以及规模效应在我国已大规模成熟发展,为国内最主要的太阳能发电模式之一。

图6.2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2)分布式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图6.3 分布式光伏发电

(3)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利用高精度聚光器将太阳能这种低密度的稀疏能源汇聚成高密度热能,并进而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具有零污染物排放、可持续利用、电力调度方便的优点,光热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但根据其诸多优势,是光伏发电技术以外的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

图6.4太阳能热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